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兴安灵渠上有多少古桥

(2020-11-26 10:33:04)

前几天,我在鹿寨县图书馆借了旅游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广西的趣闻传说》一书,书中提到兴安灵渠上有多少古桥的问题。

灵渠现存最早的古桥是东汉伏波将军马援当年疏通灵渠时修建的一座石桥,名为马石桥,又称马嘶桥。除了汉代的石桥,灵渠上还有唐代的万里桥、宋代的接龙桥、明代的万里桥、清代的霞云桥、民国的漓江桥,以及大量建于新中国的桥梁。这些桥都有与灵渠相关的故事而成为灵渠文化的一部分。

资料显示,灵渠先后有桥65座,其中现存古桥11座,即状元桥、粟家桥、马嘶桥、万里桥、娘娘桥、接龙桥、三里桥、霞云桥、八角亭桥、星桥、黄龙桥。

在灵渠上,还有五座已经消失了的古桥,其名为花桥、攀桂桥、萧家桥、印陡吊桥、仙人桥。

灵渠上古桥的种类有:

1、吊桥。三里陡村就曾有一座吊桥,吊桥架设在印陡的陡盘子上。因为村子座落在灵渠西岸,而隔渠相望的东岸有一眼清甜可口的水井。所以,天亮前村子里会有很多的人从吊桥上过到对岸担水,而灵渠上的船只一般情况下是在九点鈡才开始行船的,所以吊桥既解决了村民的生活用水问题,又不影响船只的航行,可谓是一举两得。

2、石板桥。如泄水天平桥。是桥梁当中最坚固、易建、实用的一种桥,只要在石礅架上石板而成就可以了。

3、石拱桥。造型美观,坚固实用,船只由桥下穿行而过,行人桥面往来自如。拱桥相对而言成本要高一些,广西兴安为喀斯特地貌,建桥可以就地取材,所以灵渠上的石拱桥多数是在对灵渠大修时所建。

4、庭院桥。随着人们的审美观提高,一些造型别致的桥被缩小规模后装修在庭院中,兴安县状元桥就是代表作之一。状元桥又名泮水桥、儒林桥,因为全国各地都不同的孔庙状元桥就是主体建筑之一,所以灵渠状元桥不是个例外。兴安县状元桥现在已迁到灵渠的鲤鱼洲。小桥非常的精致,桥面中间石踏板是采用与整个桥体完全不同的青石板材,上面雕刻云纹,寓意为“平步青云”。两边护栏也都有浮雕,如其中一块雕刻的是一条龙和一条鱼,意为“鲤鱼跳龙门”。表现出向上、吉祥、顺意等文化内涵。

5、枧桥。因农业灌溉的需要而产生。灵渠两岸基本上都是农田,但地势经常会出现两岸高低不一的情况。这就需要从地势高的一面引水过渠到对面的田里,并通过枧的方法来解决。枧,在完成引水功能的同时,可以供单人在上面行走,枧、桥合二为一。

简单介绍灵渠上的五座古桥:

1、马嘶桥,始建于汉代的桥,一座广西最早的石桥,也是中国最古老的石桥梁之一。传说当年马援骑马过桥,因桥已朽,马嘶而不前。于是马援卖马建桥。桥成,因马援姓马,为纪念他叫马氏桥,又因为木桥改成了石桥而叫马石桥,还因为有了识途宝马的嘶叫为起因而称之为马嘶桥。

2、娘娘桥,又名天后桥,是深入内地祭祀海神的桥,是清康熙年间建筑在灵渠之上的石拱桥。桥上有亭,亭内以前供奉天后。灵渠开凿于公元前214年,是秦王朝为统一大业而修建的一条人工运河。运河修建成功后,沟通了湘江与漓江,从而连接长江与珠江,分别进入了东海和南海。一水入两海是少有的。在灵渠上修建这样一座娘娘桥,祈求妈祖的佑护是再也顺理成章不过的事了。

3、万里桥,建于唐宝历元年(825年),为桂管观察史李渤所建。有人说:李渤建桥做好事一定会有好报,愿他鹏程万里,青云直上,取名万里桥。李渤得知后本想更改桥名,但“登临桥头回首望,距京已有万里遥”。从水路行船到京城长安(西安)有一万里的行程,也就因此叫做万里桥。

4、陶铸桥,19655月,中共中央中南局第一书记陶铸,带领四清工作队,到兴安县湘漓公社花桥村蹲点。在此期间,陶铸为灵渠建了四座拱桥。按照常规,每一座桥都会有它单独的名称,而在兴安灵渠之上的这四座桥,都统称之为“陶铸桥”,是为了让陶铸的功绩永远铭记在民众的心中。

5、美龄桥,194112月,蒋介石携夫人宋美龄,来到兴安灵渠。当时原址上只有一座旧木桥,宋美龄提出要建桥,但是,在那动荡的年代一直没有实现。解放后,是人民政府完成了宋美龄这一愿望。当地人把灵渠四贤祠旁的拱桥称之为“美龄桥”。

除此之外,还有以龙文化有关的接龙桥,以官职为名的“侍郎桥”,为宋代侍郎唐则所建,有建好桥后留字“指日高升”的明朝1487年都御使宋旻所建的三里桥,是希望仕途顺利的桥等等。

除此之外,灵渠上还有简易桥,如独木桥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