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战场巡礼岐阜.关原

(2018-09-23 20:14:39)
标签:

关原

石田三成

大谷吉继

小早川秀秋

平塚为广

分类: 日本纪行

去关原的那天下午始终下着大雨,我原本想租自行车去看古战场的各处遗址,结果只能撑着伞步行前往。

JR关原车站附近是东军的各处阵地,最近的是本多忠胜阵迹。现在通过考古挖掘和历史资料的整理,还原下来当时东西两军驻扎和交战的遗迹,面积范围大约3*4公里,且有不少山路,无法用一个下午的时间走完。我阅读了关原之战的很多资料,也阅读了司马辽太郎的历史小说《关原》,出于个人情感,更喜欢西军的一些人物,比如大谷吉继、石田三成,所以选择去看看西军的遗迹,全程大约走了三个小时。

 

西首塚藤堂高虎/京极高知阵迹

从车站向西出发,路上各种线路指引标牌非常详尽,可以放弃使用谷歌地图。经过21号国道时看到埋葬西军死者的西首塚,供奉死者牌位的两座壁龛紧锁。国道上来往的卡车不断,十分繁忙,这条国道延续了古代官道从东海道出入京都、大阪的重要使命。

往南大约200米远是东军的藤堂高虎和京极高知阵迹,碑铭在关原町中学校内,正是下午的上课时间,我从打开的校门口进入,无人阻拦。石碑后是一块整齐的梅园,现在已经过了盛开的季节,大多凋零在地上,枝上只有零零落落的几株梅花。

 http://s3/bmiddle/001lIEkczy7nRdl1pTA42&690


http://s15/bmiddle/001lIEkczy7nRdl5P3Mfe&690

http://s2/bmiddle/001lIEkczy7nRdlaTElc1&690

http://s1/bmiddle/001lIEkczy7nRdlfmTuc0&690

 

胁坂安治阵迹松尾山

向西南穿过东海道新干线和名神高速公路的桥洞小路,来到松尾山脚下。藤古川的两岸有不少茶园,茶园中间隔着种了一些果树,用来提升茶叶品质。岐阜县的茶不太知名,我还没有机会品尝过。

松尾山和北面的藤川台地共同形成了狭窄的峡谷走廊,它们把守着东海道的交通要道。山上是西军小早川秀秋1万大军的阵地,小早川的背叛是决定关原之战的胜负手,据说小早川秀秋在战前与东军订下内通的密约,性格软弱的他内心犹豫不决,最后还是决定攻击西军的大谷吉继部队。

我很想看看小早川秀秋在松尾山上所看到的关原全貌,原来的计划是要登上松尾山,然而感觉雨中山道湿滑,而且因为没有骑自行车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体力,只好放弃。

松尾山下是西军胁坂安治的阵迹,沿着山坡小路走进茂密树林,阵迹在一块平坡上面。原本默默无闻的胁坂安治也接受了东军的密约,当看到小早川冲向西军反戈一击的时候,毫不犹豫地将枪口转向大谷吉继部队,给予致命打击。

http://s1/bmiddle/001lIEkczy7nRdoKZyg70&690

http://s12/bmiddle/001lIEkczy7nRdoJ6nF0b&690

http://s9/bmiddle/001lIEkczy7nRdoTyhGb8&690

http://s3/bmiddle/001lIEkczy7nRdoYAMO22&690

 

平塚为广碑藤川台大谷吉继墓

平塚为广碑在JR东海道本线北面的藤川台下,立碑之处是他的战死之所。平塚为广带领300多人的小部队,与大谷吉继一起守卫藤川台方面。据说大谷吉继因为身患重病,甚至无法骑马,实际的战场指挥便是平塚为广,他率领2100人的部队,沉着老练地抵挡住了东军藤堂/京极队5500人的轮番进攻,占据了上风。然而小早川和胁坂等人一齐背叛,部队侧翼受到15000人的进攻,寡不敌众全军覆没,平塚为广本人竭尽全力冲到小早川的大本营附近,终于授首敌军。

从平塚碑前方100米远的小路转向藤川台的最高处,山路泥泞,雾气迷蒙,无人的山路十分荒凉,我过敏的神经总觉得会有蛇虫野兽来袭。大约15分钟走到最高处的大谷吉继墓,因为正在整修,墓碑被仔细地包裹了起来,参道也在施工。

山顶往南的山腰处是大谷吉继阵迹,不远处有个能眺望到松尾山的平台,一看果然眼界开阔,松尾山的全景尽收眼底。大谷吉继设阵于此,正是考虑到了小早川有可能背叛,己方该如何防御的对策。

大谷吉继是悲剧英雄,身患麻风绝症,作战才能却是名军师的人物,他虽然预料到西军的胜算无几,但是基于与石田三成的友情,加入西军队伍。激战中打退了三倍于己的藤堂/京极队,即便面对背叛的小早川大军也从容迎敌、毫无惧色,但由于胁坂、朽木、小川、赤座等西军将领的背叛,大谷队终于溃败,大谷吉继在战场上自尽。

司马辽太郎的《关原》书中,描写大谷吉继看到小早川背叛时,声嘶力竭地激励士卒:“金吾(小早川秀秋)留下了千载骂名,冲呀!灭了金吾”。战场实际的情况大概就是如此。

http://s3/bmiddle/001lIEkczy7nRdrzjR8e2&690

http://s5/bmiddle/001lIEkczy7nRdrBoqM84&690

http://s5/bmiddle/001lIEkczy7nRdrGALOa4&690

http://s3/bmiddle/001lIEkczy7nRdrLvmW62&690

http://s14/bmiddle/001lIEkczy7nRdrSrlXdd&690

http://s8/bmiddle/001lIEkczy7nRdrVgs717&690

http://s11/bmiddle/001lIEkczy7nRdrTFiy3a&690

 

南天满山宇喜多秀家阵迹开战地

宇喜多秀家阵迹在南天满山上,从藤川台走,要通过藤古川上的堤坝小路,只有这么一条近道。过河以后,看见一条杉林中间的平直步道,周围是荒凉的杂树林和草丛。

西军比东军更早进入关原战场,都驻扎在稍高的山丘上,凭借易守难攻的地利优势抵消了士兵的不足。再往北,小西行长、岛津义弘在北天满山,石田三成在笹尾山,如果从军队位置的部署来看,西军处在必胜的态势。

宇喜多秀家在西军中拥有17000人的庞大部队,在山脚下对阵东军的福岛正则,打响了关原大战的第一枪。宇喜多队的战意炽烈、斗志燃烧,将福岛队打得节节败退。

http://s10/bmiddle/001lIEkczy7nRdvl7dfb9&690

http://s12/bmiddle/001lIEkczy7nRdvoV3dfb&690

http://s1/bmiddle/001lIEkczy7nRdvtyhyf0&690

http://s8/bmiddle/001lIEkczy7nRdvwWuH67&690

 

小池村岛津义弘阵迹

岛津义弘阵迹所在的小池村,是北天满山东北的一块台地。关原之战中,岛津队始终按兵不动,直到西军全面溃败之后,才正面突破东军,拼死力战逃脱战场,是有名的故事。

参与决战的西军主将只有岛津义弘得到了德川的宽恕,原因是岛津家对加入西军作出了巧妙的辩解,以及德川对岛津实力的忌惮。

我看到岛津阵迹周围有不少来自鹿儿岛的学校、机构树立的纪念碑,还有绿化纪念林,在关原所有的西军遗迹中实属罕见,这是岛津得以善终并兴旺发达的彰显吧。

 http://s1/bmiddle/001lIEkczy7nRdy81byd0&690


http://s8/bmiddle/001lIEkczy7nRdy0QPZa7&690

http://s4/bmiddle/001lIEkczy7nRdyeJ3R73&690

石田三成阵迹笹尾山决战地

司马辽太郎在写《关原》的时候,大概对于西军主帅石田三成其人抱着极为浓厚的兴趣,他在开篇就写了少年时候去近江某座寺院所听到的,石田三成与丰臣秀吉初遇时的情景,也就是“三碗茶”的故事。缘于此,三成为秀吉所赏识,不断地发挥着自己的才能,一生忠于秀吉。

但是司马辽太郎在《关原》的结局中,借黑田如水之口,说出了石田三成在秀吉死后试图延续丰臣政权,而时势已不可阻挡,最终天下为不义之人(德川家康)所夺取。

关于石田三成的描绘,无非就是文吏、智慧、纯真(痛恨非正义)。他曾以自己俸禄的一半,延揽天下闻名的武将岛左近,是非常著名的事迹。

我登上笹尾山的石田三成阵迹,这里的视野覆盖了整个关原平野,雨雾中仍可看到大片的村庄和田地,东军的一举一动想必是清晰可见,南面的天满山直至松尾山等西军阵地一目了然,确实是无出其右的布阵之处。

山麓以下是岛左近的阵地,由于三成的主帅身份,吸引了东军的最多火力,战斗最为激烈。身经百战的宿将岛左近指挥自如,光彩四射。

后人建立的决战地石碑就在笹尾山下的不远处,关原平野的中心地带。我走下笹尾山,猛烈的风在平野中肆意横行,遗址的军旗发出巨大的声响。

我在关原步行了大约十公里。细密的雨,朦胧的雾,爽快的风,这里也是我的战场。

http://s15/bmiddle/001lIEkczy7nRdAIoKGae&690

http://s11/bmiddle/001lIEkczy7nRdAu4Guca&690

http://s12/bmiddle/001lIEkczy7nRdAyO031b&690

http://s15/bmiddle/001lIEkczy7nRdAD98i4e&690

http://s5/bmiddle/001lIEkczy7nRdALPlGf4&690

 关原交通:JR関ケ原车站下车,步行或租自行车(车站旁边的関ケ原観光案内所可以租到)

 

(记于2018923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