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信海光
信海光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1,602
  • 关注人气:3,91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斯诺登使美国企业两难

(2013-06-17 11:06:51)
标签:

it


前中情局技术员爱德华·斯诺登的叛逃使美国情报部门监视网民数据和电话的秘密计划“棱镜”意外曝光,更牵扯到苹果、微软、谷歌、雅虎等九大互联网公司,斯诺登称,美国国家安全局和联邦调查局可以直接进入这九大互联网公司的中心服务器,以搜集情报。

6月14日,部分被牵扯到的网络巨头发表声明,这几家企业尽管坚持否认政府可以直接进入公司中心服务器的说法,但承认配合了政府的信息索求。脸谱称2012年下半年总计收到9000至1万次政府信息索求,涉及走失儿童调查、跟踪嫌疑人、恐怖威胁等内容,涉及1.8万至1.9万用户账号,微软公司声明说,2012年下半年该企业收到的政府信息索求总计涉及3.1万用户账号。“脸谱”满足了79%的政府需求。

尽管网络巨头们配合政府提供用户个人信息早已不是什么秘密,但斯诺登事件仍起到了打脸的效果。在网站上和媒体上,每个巨头都曾大力宣称极其重视保护用户的网络隐私权,可公众通过斯诺登事件发现,在权力之下,互联网上果然无隐私可保,网络公司会很轻易的把用户隐私交给政府或者政府工作人员,而用户却对此一无所知,也不清楚自己是否会因此受到损害。

可互联网巨头们看起来也很无奈。根据2001年通过的《爱国者法案》,为了防止恐怖主义,警察机关有权搜索公民的电话、电子邮件通讯、医疗、财务和其他种类的记录。曾经有雅虎这样的公司试图予以抵制,但最终仍归于失败,比如2008年雅虎既曾就美国外国情报调查法院的一条命令提起上诉,理由是这项命令有违美国宪法第四修正案。但当时主持复审法庭的美国联邦地区法官塞利亚最终裁定雅虎败诉。

一边是用户利益,一边是国家利益,是保护用户隐私还是满足政府需求?斯诺登事件暴露了美国互联网企业所处的两难境地。在很多时候,用户利益和国家利益是一致的,比如媒体调查显示,有56%的美国人认为“追踪”恐怖威胁电话相对于他们不可侵犯的隐私来说重要得多。但问题是,互联网上是没有国界的,美国人或许可以接受为美国的国土安全牺牲隐私权益,其他国家的网络用户一定不会这么想,但他们却也正受到美国政府的监控。谷歌和微软都曾公开承认,政府可以获取网站的欧洲用户信息。

把责任一股脑的推给政府是卸责的一个办法,但从长远看,相关网企将为此付出沉重代价,它们丧失的是信息安全信誉,就算是身为良民,也没有用户希望自己的一言一行处于监视之下。更何况在很多时候,即便政府也未必值得信任,国家权力有可能被拿来作恶,也有可能被坏人钻空子借用国家权力作恶,而网络公司们却撤去了最后的籓篱。事实上,网企配合政府并非全是基于“爱国”,很多与政府合作的公司是基于提升企业竞争力的考虑,它们通过向政府提供敏感信息,换取包括机密信息在内的诸多好处。

斯诺登事件后,美国网企是否会借机联合起来抵制政府的信息索求,或通过院外集团敦促国会修改《爱国者法案》?这总归是个契机。在新一代的互联网上,数据安全和隐私正变得越来越重要,如果说2001年《爱国者法案》出台时,互联网还只是人类家园的一个角落,那么十二年之后,谷歌和脸谱们想干的则是在网上重建一个人类世界,它们劝说用户抛弃自己的硬盘,把全部数据都放在云端。但如果这个网络新世界的所有建筑都是透明的玻璃房子,谁还会有勇气搬进去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