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中无靶,心中有箭

标签:
奥运体育花满楼运动员林东贤韩国杂谈 |
我眼中的08奥运精神之
陆小凤、西门吹雪、花满楼是武侠小说家古龙最著名的作品《陆小凤传奇》中的三个最顶尖的武林高手,如果放到奥运会上,他们正好代表了三种完全不同的运动员。陆小凤所代表的是最符合早期奥林匹克业余精神的运动员,他沉醉于世俗生活,喜欢喝酒,欣赏美女,重情重义,爱管闲事,丰富的世俗生活并不妨碍他参与体育竞技运动且成为高手;“剑痴”西门吹雪是专业运动员或者职业运动员的代表,对他来说,“剑道”这项运动就是生活的一切,没有了剑,生活也就失去根基与目标;而花满楼,则代表着那些身体有缺点或者不足,却从不向生活与命运低头的一类运动员,他是个盲人,却从不因此而怨天尤人,更不会嫉妒别人比他幸运。他从不觉得瞎子一定要活得垂头丧气,而是积极参加正常人的一切活动,并要比正常人做得更好。
有人会拿花满楼与残奥会的运动员相提并论,这当然也并无不妥,但我以为,与花满楼更像的,是在奥运会中参加正常比赛的一些运动员。
比如,前几天刚夺得男子团体金牌,韩国射箭梦之队的领军人物林东贤,近日就被韩国媒体爆出,其两只眼视力只有0.1,而他之所以能够屡次射中十环,是因为“射箭靠的是感觉”。神箭手靠感觉,这话听起来已经很接近传说中“眼中无剑,心中有剑”的境界。
其实,在射击、射箭领域,以低视力而能傲视群雄的并非林东贤一人,曾经两获奥运金牌的老将王义夫,其视力也因长期训练而降到了0.1,即使带了眼镜,50米外的靶纸上7环以内的黑色靶心在视野里也只是个小黑点,一切全凭感觉。
林东贤与王义夫的“感觉”听起来很玄妙,但我以为,它与花满楼能够听到花开雪落的声音一样,源自于对生活的自信,源自于对运动的酷爱,源自于不抛弃不放弃的坚持。
如果说近视尚有眼镜可以弥补的话,那么参加本届奥运会的其他两名运动员可说是真正的残疾,比如代表波兰乒乓球女队参加女团比赛的纳塔莉娅,其右臂手肘以下天生缺失,赛时只能用右肘关节处“捧”着发球的;因车祸导致左小腿缺失的南非的游泳选手纳塔莉·杜托伊特将参加女子10公里马拉松游泳比赛。
到底人类精神的力量能在多大程度上弥补甚至超越肉体上的缺点,在体育之外是个已经研究了多年的老话题,但任何研究结果,都不会比来自竞技场上的比赛结果更有说服力。我们可以在奥运会领奖台上找到无数花满楼,其中有真正的残疾人,比如1904年穿着木质左腿获得6枚体操金牌的美国人乔治·艾塞尔,1984年新西兰赢得射箭金牌的半身麻痹患者乃罗利·菲尔霍;更多的则是王义夫这样带伤带病坚持竞赛夺金的运动员。这些结果不断向人们证明:成见总会被颠覆,极限终将被打破,唯一不败的是人类的奋斗精神。
奋斗原则是奥林匹克精神的灵魂。奋斗精神是人类最伟大、最可称颂的内在力量,奥林匹克精神要求人们具有坚韧不拔的进取精神和克服一切困难的英雄气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