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用智慧重建心灵家园

(2008-06-23 11:15:01)
标签:

受难者

心灵

勇气

惨状

傅佩荣

杂谈

分类: “全本”乱评
                         

 http://www.thefirst.cn/mmsource/image/2008-6-23/0623-NEWS02_5.jpg

将心比心,在对大地震的关注中,在震撼死伤者的惨状之后,我常常为一些活下来的人担忧,虽然他们是幸运的存活者,虽然他们有政府的救助,有慈善者的关爱,但这些都无法改变残酷的现实,亲人死伤了,家园毁塌了,一生的积蓄甚至事业都化为乌有。或许在救灾最初的阶段,因为是在生死之间抉择,他们尚无暇思考更多的问题,但一旦痛定思痛,他们还有信心,有勇气从头再来吗?这信心与勇气又将从何而来?这些都是关乎心灵的重要问题,需要更高的智慧与更大的勇气去支撑、引导。从这个角度讲,在救灾的下一阶段,灾区需要更多的老师乃至教授持续的前去演讲,以拨开人生的迷雾;也有必要组织那些抗震英雄以及在灾难中站起来的勇者前往宣讲事迹,以传递信心,鼓舞人心。


“用智慧重建心灵家园”,这句话来自哲学家、耶鲁大学哲学博士傅佩荣教授在震区的一个演讲。早在上个月底,傅佩荣就跑去地震灾区参加“灾后心理重建”活动,在成都、绵阳以及灾区的帐篷学校里,面对包括北川中学幸存学生在内的震区青年,傅佩荣进行了一系列演讲,为劫余者带去了“久违的微笑”,这篇《用智慧重建心灵家园》便是其中之一。(以《哲学与人生》《心灵导师》等著作风靡大陆的傅佩荣先生,其实还是一个杰出的演讲家。在台湾,他被评为最受大学生欢迎的“最热门教授”。他解读中国文化的孔孟老庄精华讲座,经由凤凰卫视《国学的天空》传播,已经在全球华人心中激起强烈的反响。)
据说,另一位国学主讲人于丹以及更多其他教授也要参加到这个活动中来。

 

在大灾之后,像傅佩荣这样最善于讲解人生的教授能参与到心理重建活动中来,其积极意义不容忽视。虽然同为“心理重建”,教授们所做的,却不仅仅是心理医生的工作。我以为,心理医生解决的大概更多的是情绪与心情上的问题,重点偏向于调节、平复。而在巨灾之下,人们在生命遭受重创之后,于人生观、价值观上所产生的迷惘与困惑,则需更高层次一点的智者予以点拨。平心而论,岂止是灾区当地的受难者,就连我这个远在千里之外的陌生人,面对(媒体上呈现的)修罗场般的废墟,成千上万的死者,都大受打击。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灾区的同胞何其无辜,竟遭此惨遇?与大自然的力量相比,人类真是脆弱如芦苇一般,目睹如此脆弱的生命,感受难以把握的命运,不由思绪万千,很多我们在平常的日子里几年、几十年都不太想的问题,忽然来一个天灾,于是不得不思考:到底人生的意义何在?到底谁在把握我们的命运?于是困惑、烦躁、不安......于是有人大彻大悟,有人更加坚强,有人从此沉沦,也有人去莫名抱怨,发表了天谴论、报应论......

 

可见,与家园的重筑,肉身的康复相比,对心灵的引导,其重要性一点都不逊色。之所以说是“引导”,是因为,我以为灾区受难者的心灵已经很难完全回复到从前的状态,从心理上来说,他们可能会逐渐平复,但在心灵上,他们只能前进。引导适当,心灵得到提升,这场灾难经历将变成某些人一生的财富,可以变成天降大任之前的精神准备,若无引导,或者引导失当,一些人尽管平安无恙,也会长期匍匐在心灵的废墟上。

将心比心,在对大地震的关注中,在震撼死伤者的惨状之后,我常常为一些活下来的人担忧,虽然他们是幸运的存活者,虽然他们有政府的救助,有慈善者的关爱,但这些都无法改变残酷的现实,亲人死伤了,家园毁塌了,一生的积蓄甚至事业都化为乌有。或许在救灾最初的阶段,因为是在生死之间抉择,他们尚无暇思考更多的问题,但一旦痛定思痛,他们还有信心,有勇气从头再来吗?这信心与勇气又将从何而来?这些都是关乎心灵的重要问题,需要更高的智慧与更大的勇气去支撑、引导。从这个角度讲,在救灾的下一阶段,灾区需要更多的老师乃至教授持续的前去演讲,以拨开人生的迷雾;也有必要组织那些抗震英雄以及在灾难中站起来的勇者前往宣讲事迹,以传递信心,鼓舞人心。

 

有一句话说得很好:“不曾终夜痛哭者,不足以论人生”。灾难已经过去,生活仍将继续,那些经历过“终夜痛哭”后又重新站起的震区人民,不但是抗震旧灾的胜利者,也必将是生活的最后胜利者。因为对他们来讲,生命与人生有更多一层的意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