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市委书记交警小民温永胜绵竹市下跪杂谈 |
分类: 有感 |
http://hiphotos.baidu.com/wangcan1976/pic/item/a1729754f7e5fb0b3b293578.jpg
看到这里大家都可以明白了,无论是警察也好,市委书记也好,那一跪,跪的并不是普通群众,而是上访群众,而且是集体上访群众。警察也好,市委书记也好,他们怕的也是集体上访群众。
一些网民说市委书记下跪是“怕东窗事发”当然太过恶意,但下跪确也是一种手段另类的“拦访”,是对群众合法行为的干涉--信访是宪法赋予公民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的基本政治权利。
我以为,这种非常手段的使用与当地正处在各级领导、各路媒体高度关注之下有关,也与这次上访群众的人数以及身份(受难者家属)有关。因此,向群众下跪未必说明他比那些以常规方式拦访的官员“更了不起,更值得尊重”,因为,我看不出他们行事的目的有什么区别。
昨天的《南方都市报》报道了这样一则新闻:在“5·12”大地震中,绵竹市五福镇富新二小的教学楼坍塌,造成127名小学生不幸遇难。25日上午10时许,该校遇难学生的家长,组队前往绵竹市的上级德阳市,反映可能存在的教学楼质量问题。面对行进的人群,市委书记蒋国华极力挽留。当队伍走到绵竹市中心广场处时,他跪倒在队伍旁,挥手请求家长们留步,“请相信绵竹市委能够解决这个问题,不要走了!”
这事儿引起网民极大关注,据说,短时间内就有数万跟帖,都是为了这一“跪”而发,当然是有褒有贬,比如,有人提出,下跪并不能解决问题,一位县官向群众下跪,只能表明他的无能,乃至说明政府部门,在民众中间威信不够。而我的一位朋友则在博客力挺之,说他“实属难能可贵”,“相当了不起 ”,“跟这样一些父母官(打击迫害上访人员之类)比起来,自降身份、甘丢面子的蒋国华,至少心肠要比他们软得多,在老百姓面前的霸气弱得多”。
我的看法与大家有所不同。
其实,我很想探讨一番市委书记向小民下跪的原因,在探讨之前,不妨先与大家共同分享一条几年前的,令我印象深刻的新闻:
(2002年)5月24日中午1时许,包头市某路口,几十辆自行车一字排开,令两条交通主干道陷于瘫痪状态。交警温永胜下班途经此地开始疏导。
这时,一位中年妇女对他严肃地说:“我命令你立即疏散人群,确保正常的社会治安和交通秩序!”温永胜并不知道对他下命令的是东河区政府常务副区长胡效敏。但责任心和使命感让他感到疏散这几百人是一个交警不可推卸的职责。好话说尽,道理讲透,仍无济于事,温永胜跪在了人群当中!
他一字一句地说:“有什么事情我们可以商量、可以解决,大家不要再堵路了,你们站在这里半小时,这里的交通至少要堵上两个半小时……”人群里不时传来谩骂声、还有人扔进饮料瓶……温永胜没有躲闪,一直就跪在那儿,足足有10分钟。这时一位长者对着人群喊:“‘男儿膝下有黄金’呐,他是一个警察,我们不要再让这位同志为难了!”长者话音一落,人群开始骚动了,道路渐渐被腾开了,拥堵的车辆开始缓缓前行。此情此景,让站在旁边的胡副区长不禁热泪盈眶……
一周后,胡副区长在听取东河区交警大队领导汇报工作时提及此事,她感慨万千地说:“没想到交警在上对党、下对百姓尽心尽职问题上,会有如此高的素质和觉悟,当时真是太难为他了!如果你们见到他,一定要代我说声‘谢谢’。
这则新闻在当时可谓轰动一时,交警向小民下跪啊,按新闻学专业说法,太反常规了,于是相关评论连篇累牍,赞成者曰:“对人民下跪,就是对父母下跪”,反对者曰:“警察头顶国徽,岂能下跪?”然而吊诡的是,在新闻报道中以及后续评论中,没有一句提到甚至追究,为何群众拥堵交通而如此理直气壮,是啊,他们为什么拥堵交通?
答案为:那些人都是集体上访群众。
看到这里大家都可以明白了,无论是警察也好,市委书记也好,那一跪,跪的并不是普通群众,而是上访群众,而且是集体上访群众。不但媒体忌讳上访两个字,警察也好,市委书记也好,他们怕的也是集体上访群众。
我有个亲戚,在外省某地公安局任一定职位,最近一年来都常驻北京,与同事一起长期吃住在前门附近的旅馆里,补贴丰厚,工作清闲,任务只有一个:拦访,或称“截访”、“控访”,也就是“劝阻”当地上访群众。因为在地方上,对于领导干部的考核,治下群众是否有上访情况算做重要一条,俗称一票否决,直接关系到领导的乌纱帽。我这位亲戚最怕的就是遭遇集体上访事件,因为它不但造成的影响大,而且敌我力量不均衡,拦访的难度系数过高。
这种任务是长期的,长年的,论流性的,而且,几乎全国所有地方都有这种驻京人员,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据说还营造了一种上访经济。比如,全国政协常委、国务院参事任玉岭去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说:对上访“截访”不但花费巨大,还造成了矛盾的积累、堵塞民意通道。只要能以“权为民所用”的真情认真去工作,不是“截”而是“护”,不是“堵”而是“疏”,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信访工作,对“截访”、“控访”立即叫停。
一些网民说市委书记下跪是“怕东窗事发”当然太过恶意,但下跪确也是一种手段另类的“拦访”,是对群众合法行为的干涉--信访是宪法赋予公民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的基本政治权利。
我以为,这种非常手段的使用与官员的乌纱帽有关,与当地正处在各级领导、各路媒体高度关注之下有关,与这次上访群众的人数以及身份(受难者家属)有关,也与可用于常规拦访的警力不足有关。因此,向群众下跪未必说明他比那些以常规方式拦访的官员“更了不起,更值得尊重”,因为,我看不出他们行事的目的有什么区别。
注:关于上访问题,我以为解决社会冲突的路径在司法而不在政府,很多问题都应该由法院通过判决去解决,要上诉而不是上访,政府去拦阻甚至接待上访,群众把伸冤途径寄托在上访,都属于不正常现象,但这其中又有难以理清的现实问题,归根结底是法院处于政府管理之下,独立地位尚待加强,且群众通过司法途径维权成本过高,效率过低......此事话题繁复,在此不做过多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