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生活繁荣,则期刊繁荣

(2007-05-16 18:04:34)
分类: 读史
生活繁荣,则期刊繁荣 
 
    实际上,中国期刊业的起点相当高。
  比如创刊于1926年2月的上海《良友》杂志,直到今天翻看起来,依旧感到它毫不过时。它整册采用当时最先进的照片铜板印刷,大开本(9开),全画报,无论是报道内容,还是编辑方式都居于世界领先位置。可别忘了,那是1926年!后来大名鼎鼎的、美国《时代》集团出版的《生活》杂志在10年以后才创刊。因为无视《良友》的存在,《生活》当时吹嘘说:“1936年以前,从来没有一本大型的以图片为主的刊物”……
  60年前,《良友》凭借它新锐的运作模式,在中国的中产阶级中相当流行,它每期印数达4万份,其中有半数分销海外各地,在巴黎和纽约街头,都有隔周的良友画报出售。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良友》的读者。
    但从全国来看,杂志的读者却屈指可数,因为1950年以前,中国人的识字率不过15%,况且战乱频仍,谁还有心情读杂志?《良友》高起点的背后,是旧中国的无奈。
 
 
    实际上,对中国大陆的成人群体来说,留下终身印象的杂志,大都在二十、三十年前就出现了。
  一本《故事会》,现在可能有人说它是“民工读物”,但它在1985年的中国能卖出750万册,无数人从这本杂志中有了阅读快感的初体验。
  一本《读者》,现在可能有人说它是小资读物,但25年来据说有2亿中国人受过它的熏陶,无数人从这本杂志中有了人文精神的初体验。
  一本《飞碟探索》,现在可能有人说它无聊,但20年前,它能卖到全世界同类第一的40万册,无数人从这本杂志中有了幻想与科学的初体验。
  那个时代,诗人们都看《诗刊》,想成为诗人的人也看;作家们都看《收获》,想成为作家的文学爱好者也看;演员们都看《大众电影》,想成为演员的女孩子们也看,那些杂志的读者动辄数十万、上百万,那些杂志的影响力大得惊人:它们影响了无数读者的生活——甚至他们对生活道路的选择。
  但我们却不能由这影响力和发行量来判定中国杂志的黄金时代:因为,那个时代,中国内地期刊总量不过1000种而已;那个时代,杂志社基本上没有广告收入;那个时代,没有互联网,很少电视节目,交通亦不发达,我们只能选择阅读杂志。
   少数期刊的繁荣背后,是时代的些许无奈。

  期刊丰富生活,这毋庸置疑,每一个阅读过杂志的人很难没有这种感受;但生活的繁荣,同时也在繁荣着期刊的生活。
    30年来,期刊的发展正是我们生活发展的缩影。《诗刊》、《收获》的兴旺,来自文艺的百花齐放,《飞碟探索》、《知识就是力量》的火热,来自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读者》、《故事会》、《大众电影》、《时尚》等的风靡,更是我们生活一步步丰富多彩的写照。如今,林林总总的大千世界,从各类期刊中找不到的内容已经几乎不存在了,神州大地的每一个变化,更是清晰地从一本本泛着光华的杂志中反映出来。
  现在的中国,期刊的数量正与GDP的总量、居民收入的总量呈正比上升,1970年中国有21种期刊,1978年为930种,而截至2007年4月底,中国期刊总数已达到9468种。我们可能很难再轻易钟情于某一种杂志,但我们可以轻易得到很多种杂志;杂志可能很难再影响我们对生活的选择,那是因为,我们对生活有了太多选择。
  生活繁荣,则期刊繁荣,这是期刊的幸事,也是读者的幸事,更是时代的幸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