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宗发生在美国弗吉尼亚校园的枪击案,吸引了无数中国人的注意力,除了血腥的受害人数字之外,一个重要因素是:一度有不少华语媒体,包括几个最大的门户网站,都在重要位置称“凶手可能来自中国”,更有网站以头条大图标题称:“中国人血洗美国大学”。令不少中国读者阅后大为揪心。
而真正的新闻事实是:制造美国历史上最严重校园枪击案的凶手身份经查明为韩国裔学生。
实际上,无论凶手是哪一国人,这都是一场悲剧。但悲剧背后,我们却能看出国内媒体,尤其是新媒体的某些浮躁之处。昨天一早,笔者无论是上网也好,收到的短信也好,都能读到一条信息:“凶手可能来自中国”。但经仔细核对,这一被爆炒的消息,竟来自同一消息源:美国《芝加哥太阳报》。遍查当日英文媒体,所有关于“中国人”的说法均来自于此一消息源,找不到其他信源。
“凶手可能来自中国”,这一爆炸性的新闻自然是中国人关注的兴奋点,媒体纷纷跟风,不由忽略了“真实性”、“客观性”这些新闻报道的基本准则。
反观凶案发生地美国,当地媒体却显出了成熟、自律的职业素质。尽管各主流媒体都注意到《芝加哥太阳报》的所谓“独家报道”,但并未有重要媒体加以跟进炒作。
如何变得更成熟和自律?如何在“卖点”诱惑与新闻真实性及社会责任感之间取舍,弗吉尼亚校园枪击案给部分浮躁的国内媒体上了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