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寅恪对中医的看法
谢 泳
屠呦呦获诺奖后,无论学界有多少争议,都共同承认她的研究灵感由中医获得。由此我想到了陈寅恪对中医的一个看法。陈寅恪祖上通中医,但他一生不信中医。在《寒柳堂记梦未定稿》中,陈寅恪明确说:“中医有见效之药,无可通之理”,所以他反对把中医视为“国粹”,驾于西医之上。
中医是几千年经验累积的结果,所以“有见效之药”是不争的事实,陈寅恪没有否定它的价值,但同时指出事物一定要有“可通之理”,而中医没能做到此点。“见效之药”是经验,有一定程度的偶然性;具“可通之理”是必然性,才是科学。
陈寅恪判断的意义告诉后人,要承认“有见效”之“药”这个基本事实,但更难在追求那个“可通之理”。葛洪提示了“见效之药”,而屠呦呦找到了“可通之理”。
葛洪是道士,屠呦呦是科学家。
2015年10月5日晚于厦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