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个纯粹的人

(2022-03-25 10:48:54)

下午三点半进门的时候,整个屋子里弥漫着一股老年家庭独有的那种气味。刘老师端窝坐在靠窗边的沙发上、郑阿姨躺在旁边正中间的长沙发上一起看电视。见我进门,阿姨连忙起身。

我问刘老师“还认得我么”?他说:“认不得你啊。”

我也不介绍我是谁,但很快他又反应过来了说,“你是张……”但还是没能叫出名字。直到后来郑阿姨给我让水喝,我大声问郑阿姨:“你认得我是谁不?”郑阿姨笑着连连摇头说“不认得”,刘老师这才在一旁喊出来我的名字:“他是张某某啊,……”
    这次他说的很正确,一字不差。在这之前他还说了一句“怎么不认得,到哪我都记得你……”

遥想当年,我们在学校可算得上是一对“忘年交”啊,我一直能想起来用这样的名词来对应我们的关系。

拉把椅子在对面坐下来,我就猜起他的年龄:九八年退休,现在过去二十四年了,你今年有八十四了?

刘老师说:“八十三。她八十四。”刘老师一边指郑阿姨。

刘老师身体瘦削得脱了相,两嘴干瘪进去,一张长脸显得更长了,话语间只看见剩余两颗歪长着的门牙。人真是老了。

我问身体怎么啊?他说:能吃能睡。

“心脏怎么样,舒服不舒服?”他说:装了六个支架,没什么感觉。

好,这就好,基本面好就好。

郑阿姨更看不出来有啥毛病,只是,真不怎么认得人了,有时候身边人都不认得了,这个也是一种老年病吧。想当年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她还是个中年人,大字不识一个的她在学校看门拉水当临时工,某个周末的下午艳阳高照,她坐在小操场门前打毛衣,我跟围着她还上小学的小儿子聊天,小家伙机灵古怪,问东问西,问歼六是怎么回事,歼七又是怎么回事……当年的这个“小儿子”的儿子现在都上高二了。

思绪转回来,我接着问:“还继续搞研究么?”

刘老师说:不搞了。话是这样说,但这辈子钻到数学的世界里,又怎么能解脱得出来呢?沙发扶手上的书和一叠文稿泄露了他内心的秘密:全是他的论文和打印稿之类,也是他的精神世界和支柱。

跟刘老师,最能逗他的话题就是数字世界的话题。我说,”最近再有什么新的理论见解啊?”

话匣子算是又进入到一个新的天地里。

他递过来一本厚厚的十六开精装书本《党旗下的优秀儿女》,是去年建党一百周年才出版的,里边有几十个人物的传记和他们的科研成果之类,包罗万象、三教九流。这种书一看就是掏钱就出,然后再返还给你,馈赠亲朋好友。

他说,“你翻到181页。”

果然是刘老师的传记:“一九三九年三月生人,四川仪陇县人,西北师范大学数学系毕业,主要成果……获得荣誉……”

里边还收录了他一篇名为《抛物线》的文章,这也是他相当骄傲的学术成果之一,当年发表在国内主流数学杂志里,内容核心评论为“本文严格了抛物线定义,解决了抛物线的作法问题,证明了抛物线是有唯一无限远切线、唯一直径、唯一无限远点的光滑的封闭曲线。也初步涉及了二次曲线的共性”。

书里还收录了他十二条数学格言,这些“警句式”的格言,就是他这辈子潜心研究数学留给后人们的一点启示吧。

我说:数学是一切学科之母,知道“华为”么?华为在无线通讯领域特别是在5G建设方面能够领先世界,就是因为研发方面有数学家的研究成果做基础支撑,当今有一批杰出的数学家在为华为作着贡献,也为世界做出贡献,我知道的就有土耳其的、俄罗斯的。

其实刘老师并不了解这些,他连手机都没得。

我说,当今活着的科学家里,杨振宁算是最伟大的了,但是现在的世界科学走到了“已经榨干了最后一滴柠檬汁”的时代了,数学界没有新的突破,以数学为基础而延伸出去的其它科学,比如物理学也到顶了,没人有能力再去捅破这层天花板了。所以中国奋力追赶美国,也快追上他的脚步了。

刘老师这时很激动地来了一句:已经被捅破了,就是我啊。

刘老师说:我是可以申请诺贝尔奖的啊。

我说:诺贝尔奖没有数学啊。

他说:我申请物理学奖。

我说:那申请得有人提名才行啊,这个很复杂哦。

他说:至少要分四步,街道提名,省市提名,国家提名,然后诺贝尔奖评申团提名……

好吧,我没再接着问现在进行到哪一步了,提名的理由和成果是什么。

然后又跟几十年前在学校争论的时候一样,重提过去的老生常谈:宇宙有两个,第一宇宙,第二宇宙,它不是像双黄蛋那样并排起来的,而是像鸡蛋一样,一个蛋黄,外边包裹着一个蛋青那样……

直线从局部线段来看是直的,但直线一定是受力,从无限远处是封闭的,成为一个完整的圆……

刘老师还发现了超过光速的物质,新离子,叫它“超离子”好了……

这样海阔天空神游宇宙,好不容易又回到眼前的现实生活当中,我问他:你怎么有这样多的奇思妙想呢?

刘老师慎重地告诉我——显然不是他才想出来的,而是思考良久得出来的一种结论,他说,我在上大学的时候,发生过三件奇事。第一件,休学回家的那年,我上山,一天之内挖到了三支某某某(因为浓重的四川地方口音,我听不清楚是什么玩意儿,大概是人参一类的稀罕物品),平常人一辈子也难得见一回,我一天之内见到三次。第二件事情,有一天我在大学校园里走路,突然有一股暖暖的东西从头贯通到脚板,只觉得全身特别特别舒服,眼前一片光明(我插了一句嘴:是受神圣点化了,打通了任督二脉)。第三件事,有一天我脑子里一片混乱,无数的东西在脑海里乱跑,怎么静都静不下来,我怀疑我得了疯病,当时别人建议我去看看电影,但怎么都安静不下来,直到好久才恢复正常。

这一段,一时像极了古书里写的帝王降生时候的奇兆异象啊。

我问刘老师,这几年老家人没来看过你啊:

他说,我弟弟去年过来看我,住了二十多天。我弟弟小我十岁,今年七十三了。

我问一边他的大儿子:是淑华的父亲么?他连连点头。

当年刘淑华过来在我们学校读初中,四川小妹子漂亮安静,聪明异常,远比同班其它同学优秀。这还是从农村直接跳到城市里来的,看起来南方人果然个个天赋秉异,是命里自带的啊。当年那个小小的川妹儿现在也早已经是好几个孩子的妈妈了。

环视这个大屋子,当年是特意分配给刘老师的——我们在学校里都称他为“刘教授”,或者叫“刘老”,虽然一无官职,却没有一个人不尊称他一声。也是当时全校唯一的“特级教师”,享受局级待遇,所以才分配了跟局长一样大的房子。他一个人的工资养活了一家四口人,加上刘淑华就是五口。我们混到快要退休,没多养一个人不说,也只住几十平米的房子,你说刘老这一生精彩不精彩、传奇不传奇。

我是带着深深的敬意说:你可是我们当年中学里的光荣啊。

他说,“我是中国的光荣。”

谁又会去刻意纠正这个呢?说一声“中国的光荣”又能怎么样呢?一辈子只钻研基础科学,人畜无害,不多吃多占,像牛一样,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这还不足够这个称谓么?

坐的皮沙发已经老旧的不像样子,破了好几个洞用皮子粘补起来。进门的时候我瞥了一眼,一个老式的大屁股晶体管电视已经呈现雪花点带着杂音,为了不影响我们说话,现在关机休息了。平常老两口子就是这种状态看电视打发时间的。他还知道俄罗斯和乌克兰打起来了,民航又摔了一架飞机。

刘老师过去也是爱看各类报纸的,当年为能给学校多订几份报刊杂志,他亲自带着我直接去找局领导去了,这面子局领导也得给啊。只是这几年,想订都订不到了。

我是昨天在大院门外忽然遇到他的大儿子了,然后问了问刘老的近况,突然就想去看看这位让人尊敬和难忘的老同事了。

我跟他“相约”了一下:过些日子,我领你和郑阿姨去上一回兰山好么?

他爽快答应:可以。

临走前我问刘老:你能把你留下的这些“格言”给我一份么?

他想了想说,第十二点我还有想法,需要修改。我有一份九句版的,可以给你一份。他一米八多高大的身形缓缓站立起来,但已经佝偻得不像样子了,挪动到书房,翻啊翻,终于取出来一分复印资料递给我。

那我现在就把刘老的成果展示一下吧,反正他也写进公开发行的书里的,不算是泄密吧?

数学格言一组:

1、数学是青年人玩的游戏,也是中老年人玩的游戏,还是认识主客观世界规律最锐利的武器之一,更是科学界的望远镜和显微镜。自然界是最大的一个数学模型,数学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是对它认识的一次深入,它(自然界?)还是检验数学准确性的一把尺子。极限是数学中的一种骗术,它损坏了数学的严密性,也造成了微积分性是谬论巧妙汇集恶果,还留下了一个坏孩子无穷小量。极限过程的终点是极限点,极限必须到达终点,只要到了终点无穷小量就消失了,微积分中的谬论也就消失了,数学又恢复了它的严密性,微分的本质是0,微商的本质是0\,积分的本质是无穷个0的和。0也有复杂的结构,在有限范围内0不能作除数,在无限范围内0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除数。人们不能用有限的眼光看待无限的事物。从有限到无限是质的飞跃。

2、在初等数学领域还有未开垦的初女地。

3、因式分解是多项式乘法的一种逆运算,逆运算是数学新领域诞生的一个助产士。

4、直线是封闭的,宇宙至少有两个。数学改变了人们的宇宙观。

5、圆和直线是有限宇宙内两种最基本的封闭曲线。在希尔伯特公理系统和欧几里德几何之间还有一条不浅的鸿沟。

6、几何的作图法是证明几何图形存在性的一种好方法,也是发现问题的一种好方法。

7、反证法是数学解决疑难问题最锐利的武器之一。

8、二次曲线是平面几何的一个重要分枝。二次曲线的深入探讨都是对平面几何的发展。在有限宇宙的二次曲线有且只有圆、椭圆、抛物线、双曲线四种。它们都是平面内的封闭曲线;它们上的点各是一类特定的圆心,由这些圆形成的圆族的公共点就是该曲线的焦点。圆是二次曲线的鼻祖,直线是二次曲线的一个探测器。对称和相切是二次曲线的灵魂。二次曲线是数学中尚未很好开采的一座大金矿。平面几何是二次曲线继续深入的拦路虎;几何基础未开启进入二次曲线之门。二次曲线是认识有限宇宙结构的一步阶梯。以二次曲线为运动轨迹的星球都有周期性。

9、马克思是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

 

附赠刘老获得的部分成果及荣誉:

长期从事数学教学和研究工作。《多元多项式因式分解初探》全文发表于《陕西教育学院学报》(1992<</span>1>),该文比较全面地移动了多元多项式因式分解这一数学山头。论文《一类指数方程的解法》刊于甘肃《数学教学研究》(1985<2>),论文《等差数列的两个不等量性质》刊于甘肃《数学教学研究》(1989<</span>3>),该文找到了长期困扰人们负乘负得正,正乘负得负的理论根据。多篇论文被兰州市科协评为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现在专攻二次曲线的结构。

《初探椭圆》于20008月在全国第四届初等数学学术交流会上交流。该文是两千多年来研究椭圆结构的一次重要突破。现已入编《中华学人理论文献》。“二探椭圆”是”“初探椭圆”的扩充和更正。该文给出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一个内切椭圆的作法;证明了它们的内切椭圆都有无穷多个:建立了椭圆上一点的基本模型;沟通了椭圆和它的主圆、准线的关系。现已入编《中国发展与领导决策文库》。《从椭圆定义谈起》严格了椭圆定义,解决了以一个圆为一个准圆的一个椭圆的作法问题,定义了三角形的旁切椭圆,发现了四点确定的椭圆。已入编《华夏名人论坛》、《永葆共产党人先进本色.文论集》。椭圆结构已基本弄清。201011月完成了《从双曲线定义谈起》的写作。该文严格了双曲线定义,解决了以一个圆为一个准圆的一个双曲线的作法问题,证明了双曲线是一个有两个无穷远点的光滑的封闭曲线,也证明了直线是封闭的,得到了宇宙至少有两个的结论。已入编《民族之光》。

1985年评为全国民航优秀教师;1988年被永登县评为优质课教师;2014年被世界文艺家联合会评为世界文化名人;被中国毛泽东思想学术研究会授予共和国建设十大杰出功勋;2015年瑞典皇家学院选为荣誉博士;并入编《世界文化名人录》(中华卷)。多次评为优秀党员。

 

在我心里,无论如何,他都是一个纯粹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不自私自利的人,忘我的人。

 

            2022325日星期五上午101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当年故人
后一篇:民心可“用”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