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广种薄收

(2022-03-23 09:14:19)

偶然看文章时有这样一段:某型外国空空导弹实战时脱靶严重,但最终中国买回来一千多枚。

你要问是这是为什么?因为,即便是这样的导弹,中国仍然不能自主研发,但先进国家又不卖给你,你只能姑且求其次,从这个国家买来研究。

好像中国许多不能造不能做的东西都从这个国家买来研究,比如飞机,比如飞机里的发动机,比如军舰,比如军舰里的舰母。

这导弹究竟是出了什么问题呢?先说是雷达不行,又说是红外追踪性能不行……然后我们很快发现问题,改进缺点,研制出来自己的某型导弹,中国这下子终于行了,把这块短板一下子弥补上了,与世界最先进相差无几,跟过去相比提升了不止一个档次,追赶了好几十年的差距。

评论区有人留言说:明明知道是一堆烂苹果,买回来切,切掉烂的,然后剩下一堆再拼,也能拼出来些有模有样的,就当是好苹果了。

这个比喻,像不像极了我们时下的科研能力和水平?我们自身,差距怎么就那么大,我们为什么事事处处都得“拿来主义”,拿回来别人的东西拆开来看,模仿,然后再冠以自己的名字,这就是中国式的“发明创造”了?

我想,这个“名”我们不能背。如果说过去,我们的教育普及程度低,教育水平不高,高精尖人才不够,这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已经迎头赶上了,中国每年的高等人才特别是理工科人才已经可以名列世界前茅了,也该到普遍“开花结果”的时候了。

但真实的情形呢?你看看“人才”一直在什么样的一个环境中,都干了什么样的一些事情。

中国其实真不缺乏天资聪慧的人,只是为什么“小时了了,大未必佳”,一个个后来都“泯然众人”,从刚开始的“天降大任于斯人”的狂傲,却最终沦为杀猪卖菜的贩夫走卒了呢?

我则说:“其通悟受之天也,但环境必将造化于人,誓不报之于国也,所以,其出校园之日,必将注定一世无成,终得为众人耳。”

真心希望,也最急迫地希望,中国在科研方面能有所突破,迎来真正的“中国创造”时代。我们也应该为人类做出来点什么真正的贡献了。

 

 

 

              2022323日星期三上午91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单调的春
后一篇:草木枯荣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