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被隔绝了的一群

(2022-03-12 20:22:36)

偶然翻看了发生在近二十年前的一桩旧案,说了一个熊孩子的养成及蜕变过程,简直不要太过真实。

这种孩子,大多曾在家里享受到了超乎寻常的爱,甚至是溺爱,从小便受不得任何挫折,永远以自我为中心,他简单的世界观里,人世间的一切似乎都是要围绕着他来运转的,自己就是闪闪发光的太阳,是这一切的中心,从此,每一天每一步,这种得不到任何纠偏的人生观越来越严重,越来越自私自利,但社会集约化管理的那种粗放模式,那种不调解及不包容又每每会打击挫伤他的这种“伪骄傲”,于是,两股作用力相交,极度自卑下又造就成为一种极度自尊的个性,从此回避社会,拒绝交融,只能沉溺于虚幻的网络游戏天地中。在他有限的范围圈子里,接人待物完全有一种自我意识流,对待感情,也只知道获取,从来不曾有丝毫付出。没有谁能轻易与之交流,走进他封闭的内心,包括身边至亲至善的人,性格便越发极端,活成精神世界的孤家寡人,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外在表相容易暴怒,性情古怪,自我封闭……

这种人,正常人其实一眼就能看穿,定然是他们眼里不二的熊孩子,只是世界虽大,却没有一个能上前直面撕破这层薄皮。

撕破了又能怎么样?他是能悟,还是会醒?只是又新增了他的极端冷漠和独狼心性罢了,搞不好,就给你来一场说到就到的总清算,就像当年那个案子里所上演的。

这种面对面熟悉的冷漠隔阂,何尝不是人间至痛呢,双方都明白,相看两厌,又再难舍弃。成年人洞察秋毫,却束手无策,熊孩子从来都觉醒不了,却还一拒再拒,决绝交流。

当年案件在恶性校园案排名第一,只是个例的一个总爆发,让后世人能明明白白去剖析这个活生生的例子,但,剖析了又能怎么样?又有什么用?这样的熊孩子就不再产生了?现有的千千万万个熊孩子,就此能翻然觉悟了?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了?

我只想知道,中华民族传统精神文化,中国家庭伦理道德教育,中国当代人才养成的体制体系,是怎么面对这样一个残酷现实的,我想,并不是所有生养出来的,都是基因里自带的吧。这样的孩子,一但生养,一但直面这个社会,这种家庭,包括孩子本身,还有没有一点希望,能不能得到一种关怀和救赎。

莫说这样的离我们太过遥远,其实身旁比比皆是,三五步之内,就有数人。这种痛苦和无奈也是让人绝望莫名。

 

2022312日星期六下午81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压抑
后一篇:稳定的秘密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