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欢乐到泪奔

(2021-08-07 09:33:48)

网上说,看跳水冠军天才少女全红婵的夺冠新闻发布会:从欢乐到泪奔。

全红婵出生于广东湛江的农村,父母都是农民,有媒体拍摄了她的家,外表非常普通,墙壁都是用的红砖,就是乡下的土房子。

她说, “我妈妈之前有点生病,出过交通事故,住院过两三次,但家里有时候也不告诉我。”

记者问:“为什么学跳水?”

她说:“因为学跳水就不用读书了,自己的语文、数学、英语都很差。”

全红婵不爱读书,可练习跳水却比任何人都更努力。教练说,她每天在岸上要跳300-400次,在跳台上要跳100-120次。

全红婵说,能让自己一直保持训练的动力,就是赚钱,要赚很多钱,因为她妈妈不知道得了什么病,现在治疗需要很多钱。

记者称全红婵为“天才少女”,教练否认道:“不要说她是天才少女,不要说她是黑马,这一切都是她应得的。因为她的荣耀来源于她的努力和刻苦,不要用天才或者黑马来掩盖她的付出。”

穷,是全红婵身上一个显著的特征。至于庆祝胜利的方式,全红婵早就想好了:“吃点好吃的,辣条!”

因为之前全红婵的母亲之前曾经说,全红婵最喜欢吃零食,但是只买小卖部里五毛钱的零食...

她曾经有一个愿望就是开一个小卖部,以后就可以有零食吃了。

记者问她:“放假了去哪里玩?”

她说:“一般就待在家里,因为没有钱。我还没去过游乐园,也没去过动物园。”

这种穷困,是一般人和一般人家能够想象得出来的么?也是“穷”出一种境界了。

我不同意仅仅是因为刻苦而有了今天,一定是她命里另有天赋。她成就了自己,更成就了把她带出来的团队,乃至这个生她养她的国家。都各取所需了。至此,至少全红婵和她的一家人,算是走上正轨了,功成名就,鸡犬升天。至少全家老小不会拖累国家人均GDP的后腿了。

下面我就此问几个问题:

天才少女其实在学习方面并不天才,甚至恐惧于文化课的学习,不惜以献身于别的,那怕付出再多也愿意。这种心态,如果换成一个城里的姑娘,家长们会愿意么?社会能给提供对于这批孩子的一种机会么?

另外,像这样的困难家庭,特别是农村困难家庭,扶贫保障能做到哪一级?听说这位14岁的小姑娘,“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日功成天下知”,有人出资给房给铺给钱,家里的零食辣条堆满屋子,母亲也被接到医院从头至尾做检查。如果没这个奥运冠军的头衔,这样的家庭是不是还得一切照旧?至少病还是没有能力看?

我这里插一句,竞技体育的一个绝妙之处在于,你如果真正有能力,有实力,一般人还真把你替换不了。也就是说,光芒自带,谁想刻意掩盖都掩盖不掉。但如果不是这个,会不会又被后门关系和特定人物所顶替掉了呢?在中国,“中国特色”太过普遍了。说一句闲话,女排这次完败,听说队伍里就有不少沾亲带顾的“水货”……女排是国家招牌啊,都敢这么做。

再又说到奥运和金牌。全红婵这样的奥运冠军是如何养成的?跟“全民健身、体育强国”是不是不沾边的?你再思量思量。如果不是被偶然中的偶然选中到了跳水队,那么,她的命运将会非常非常不堪,我是不敢预测她这样人的未来的。

而在中国广大的农村,这样的孩子,没她这般幸运的孩子,也没她这般刻苦的孩子,更没她这般天赋的孩子,未来还真堪忧。

 

202187日星期六上午93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有文字史
后一篇:我在故我思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