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网里白石

(2021-03-15 07:05:36)

本人不会写毛笔字,字看多了,也会看看字。比如看白石老人的画,看他的提字,很有点赞叹的意思。

字和画放在一起,真能体现中国文人字画的那种意境,简略而意深。

网上白石的真迹随便一搜都有。如何判别呢?这也简单:比如某网页说哪里哪里上会拍卖白石作品,这个看不成,不一定真。若果说哪哪个博物馆珍藏,这个基本就要认定为它是真迹了,因为博物馆不愿意收藏流传无序的,或者说鉴定有假的,必定博物馆是什么地方?是中国鉴定真伪的大师们云集的地方啊,最顶尖的人物丢不起这个份。

我听来一个消息这样说,我忘了,只打个比方:白石老人这辈子总共画了一万张画,但市面上被判为“白石真迹”的可能有八万张。

像不像极了市面上的茅台酒?茅台一年如果只能产六千万瓶,但市面上喝掉的可能是一亿两亿瓶。大家都认为喝到了真茅台,谁说不是呢。

我看过某人的白石真迹,绝对是真迹,但我不敢问,也不敢说。只是简单地想:他怎么可能会有白石的真东西呢?

中国字画是最难鉴别的,现在据说有一种技术,可以用宣纸还原作者的作品,毫毛毕现,唯妙唯真,即使将原作拿来比对,绝对孪生兄弟,让你顿时大乱方寸,指着葫芦说成瓢。特别是模仿近现代书画家的,因为用的宣纸笔墨几乎是一样一样的。我甚至可以这样断言:就我们一般者而言,现在你绝对判别不出来一张画是印的,还是画的,就这么绝!

高科技时代来临了,也真正是爱死了人,害死了人。

中国字画是最难鉴定的文玩之一。甚至超过了,中国瓷器的鉴定。甚至超过了,中国青铜器的鉴定。至少这些东西还有“一望而知”的古意,近现代字画却能逃出生天,让你捕捉不到头尾。

好在,国人虚无。茅台为什么横行?虚无耳。送过来,送过去,人情到了,意思到了,谁又去真正品尝茅台的本味,喝茅台的本意呢?字画也是,送过来送过去,谁敢穷根问底?家里挂张白石的字画,谁又能天真地指出来说,这绝对是假的。

你凭啥?假在哪里?你什么身份,到这里来充大妖蛾子?你说假就假了,谁又信你呢?

闲来又在孔网上浏览,哦,先人的真迹一一呈现,简直美绝到不要不要,下边还专门注明:

本作品为二玄社技术下真迹一等高端艺术还原,宣纸可装裱复制品。

这是有良心的,大凡一般都不这样注明。

 

2021315日星期一上午71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热春
后一篇:普天同尘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