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怪升级
(2021-02-03 08:03:37)突然,贾平凹女儿贾浅浅的屎尿屁诗火遍全网,网友说,官二代后还有文二代。
让说句实话么?贾大师的小说没太大意思。真心的。当年我喜欢过刘绍棠的小说,莫拉维亚的小说,当然,王朔,刘恒,余华,刘震云,尽管晚了一些,喜欢他们的风格,喜欢他们的语言,甚至金庸,古龙,都崇拜,但真没对贾大师怎么动过心,上过心。
就跟人与人交往,没对上点吧。
对了,另一位诺奖大师的作品,也看不进去。不知道为啥。我总与大师绝缘,可能是自身境界不够的原因。
今天只说诗。
高中时候我说过两句现在听起来很可笑的话:一句是,足球运动,进一枚球是场上所有人共同努力的结果,为什么只红火了进球的那一个人呢?
夹夹说:无论场上同伴合作的多成功,多努力,最后必须得有一位将球送进去的人,否则一切都是白费。
我承认,这话让我记了一辈子。他说的非常精准。
还有一句废话是这样说的:我读了所谓的“诗歌”和流行歌词,我发现流行歌词更像是诗歌,比诗歌还有韵律,自多了旋律,还通俗易懂。
后来就发现了汪国真和汪国真的韵律诗歌。觉得他最接近于流行歌词,大白话,朗朗上口,一看就懂,还很能励志。
于是,我最初的笔记里,抄录了许多好听的歌词,反反复复地读念。
大约八三八四年吧,我在地区文化馆的图书阅览室里,读到了刘某波的文章,看到了朦胧诗派,还有他们的朦胧诗,说实话,这段时间是中国的诗歌时代,是中国当代的“唐诗宋词”时代,一大批伟大的诗家横空出世,名字个个如雷贯耳,不敢说震烁古今,至少要惊艳无数代人物,他们是,……
那个时代,最重要的一本文学刊物是,《诗刊》。
那个时代,几乎所有的高校,所有的青春学生们,无人不在谈诗,论诗,写诗。各种自办的文学刊物也如雨后春笋,遍开家园。我在学校的时候有《黄土地》,有《崛起》,我参加工作以后单位有《绿地》……
我也如饥似渴地读诗啊,体会着,模仿着。说实话,不知道有多少个周末,我是关在图书馆里,守着一本本的《诗刊》,一首一句的细研精读的。
说实话,我对诗化意境的理解,如日中天般飞升了。诗真的是高级的东西,诗的语言是很高级的语言,你能读懂诗,说明你的意境非凡了,如果你再能写几句诗,那是很高级的事情了,非常人所能及了。想当年我为说过的,“流行歌词比诗好”而羞愧难当了。
诗,真不是一般的美,是美人中的美人,绝美,大美。
我现在估计,我们这一代人是最喜欢诗歌的一代人了。诗歌的年代在八九十年代,而我们正是那时候的青春少年人。然后,诗在中国,结束了。
无诗歌的年代了,没有了诗家诗人,所以时不时地,妖孽跳出来横行一时,比如十来年前是赵丽华,现在又是贾浅浅,只是妖怪升级了罢。或者说,她们适应了这个光怪陆离的时代罢了。
一笑了之。
2021年2月3日星期三上午8时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