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安若水义务讲作文,邀我和同学们说说寓言/桂剑雄

(2020-08-31 13:16:17)
标签:

转载

谢谢桂老师!
[转载]安若水义务讲作文,邀我和同学们说说寓言/桂剑雄

[转载]安若水义务讲作文,邀我和同学们说说寓言/桂剑雄
[转载]安若水义务讲作文,邀我和同学们说说寓言/桂剑雄
[转载]安若水义务讲作文,邀我和同学们说说寓言/桂剑雄

(同学们正在津津有味听我讲寓言)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安若水应邀到嘉兴市图书馆高照街道分馆义务讲作文,邀我今天下午连线,和同学们讲讲寓言。我按照之前的约定,通过微信和电话说了说。据说,效果不错,一个孩子妈妈还让安若水老师代她谢谢我。以下,是我今天讲的大致内容。

和同学们说说寓言

桂剑雄

 

我们在写作文和说话的时候,常常喜欢使用成语,像“自相矛盾”“守株待兔”“画蛇添足”“狐假虎威”“亡羊补牢”等等。因为成语言简意赅,容易记,容易说,有助于语言的表达。但是,同学们知道吗?仅上面提到的这几个成语,便都源自寓言——它们都是高度概括的寓言故事。

那么什么是寓言呢?简单地说,寓言就是用一则故事去讲一个道理。因为用这样的方式讲出的道理往往意味深长,所以寓言常常被人们誉为“智慧的花”。也正因为如此,多年来以寓言为作文命题的形式,在中、高考试卷中不时出现。即使是在小学阶段,寓言也经常出现在我们的课本和试卷中。举个例子说,前几天,我和安若水老师在聊到本人的寓言时,就发现语文报社旗下的中华语文网,早在几年前便将我的一篇寓言《勇敢与愚蠢》,作为五六年级的阅读训练题收入。

下面,我就讲一讲我的寓言《袋鼠与蜗牛》是如何创作完成的,以及这篇作品的特点。

《袋鼠与蜗牛》创作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当时,我有感于社会上频频发生一些皮包公司为了骗人,挖空心思去起一些显赫名称的怪事,就精心构思了这篇寓言,目的就是为了讽刺这种假大空现象。这篇寓言的特点,是利用袋鼠和蜗牛这两种动物的名称与形象的特异性,挖苦了那些因起着响亮的名字而狂妄自大的人。阅读这篇作品,应该首先弄清楚袋鼠和蜗牛是两种什么动物,并思考一下蜗牛为什么错了,它究竟错在哪里。

袋鼠和田鼠、家鼠、老鼠虽然都叫鼠,都是哺乳动物,却不是一科;从体型大小上,也一目了然。而蜗牛是软体动物,它和大型的哺乳动物牛更是不可同日而语。所以,我在构思和写作这篇作品的时候,就巧妙地利用了袋鼠不是鼠,蜗牛不是牛这种特性,运用少而精的语言,生动有趣的对话,使袋鼠和蜗牛的形象跃然纸上,寓意不点自明。

我再讲讲我的另一篇寓言《求猫派虎》。这篇作品创作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当时,作者有感于中国的许多成语,都是由寓言衍变而成的这一奇妙现象,萌生了也想创作出一篇标题高度概括内容的寓言。于是,就精心构思并创作了这则寓言。这篇作品的特点,是通过简洁的故事情节,讽刺了只凭主观臆测而得出荒诞结论的似狮子一样的官僚作风。阅读这篇作品应该注意,大象怕老鼠只是人们的想当然,因为大象和老鼠等小动物的生活习性不相同,老鼠骚扰大象的可能性并不大,而真正吸入大象鼻孔中的机会则更是非常少。

下面,我再简单讲讲一位同学写的作文《大树与啄木鸟》。这个故事讲的是有棵很大的树,因为骄傲自大,对自己身体中钻进了一只小虫子不以为意,也不接受啄木鸟的治疗,时间长了,它的内部被小虫子掏空了,成了两截,小问题就变成了大问题。同学们可以比较一下,这篇修改后的寓言,因为增加了如“小虫子们在大树的身体里啃咬,还玩着游戏。可大树仗着自己的高大粗壮,一点也不当回事,心里还嘲笑小虫子的自不量力。”等文字,就显得生动有趣多了。这说明什么,说明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只要用心写,认真修改,就不愁作文写不好。

这篇作文很短,修改前是346字,修改后也只有436字。它符合寓言的最基本特点,也就是言简意赅。

讲到这里,一个问题就来了:我们在写寓言和作文的时候,到底是写长好还是写短好?

其实,这没有绝对的标准。以我们耳熟能详的中国古代经典寓言为例,《守株待兔》不足百字,《东郭先生和狼》却长达二千六百余字。所以,无论是写作寓言或是写作其他体裁的文章,都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将篇幅的长短、文字的多少作为判断作品好坏的标准。

作为小学生,我们现在的主要任务是要首先学会将作文写长,即使以后上了中学和大学,也要不断努力将文章写长,从三四百字,到七八百字,直到一两千字等。在这个基础上,再慢慢学会将其写精。这既是应试作文的需要,也是今后走向社会的需要。

那么,如何才能将作文写长、写好呢?答案很简单,就是要做到“六多”,即多阅读、多观察、多思考、多背记、多写作、多修改。

学会将文章写长,说明你善于积累,具有一定的文字表达能力;学会将文章写精,说明你善于提炼,具有一定的艺术表现能力。

 

 

附,

袋鼠与蜗牛

/桂剑雄

袋鼠从蜗牛身旁经过,被蜗牛叫住了。

你见到我为何不打招呼?” 蜗牛责问道。

“对不起,我没看见你。”

“没看见?” 蜗牛生气了,它喘着粗气说,“你是鼠,我是牛,我尚且看见了你,你怎么会没有看见我呢?你这鼠辈竟敢目中无人!”

袋鼠说:“你怎么是牛呢?牛我见过的,比我还大哩!再说,我也不是鼠呀!”

“不对!” 蜗牛说,“如果我不是牛,大家为何叫我蜗牛呢?既然黄牛、水牛和牦牛等等都是牛,那我蜗牛自然也是牛了。同样,如果你袋鼠不是鼠,那黄鼠、田鼠以及家鼠什么的,就都不是鼠了!”

袋鼠不想同蜗牛争辩,乘蜗牛不注意,悄悄地走开了。不过,它很清楚,尽管蜗牛起着一个牛的名字,并且口口声声称自己是牛,但人们是不会把它看成牛的,就像自己叫袋鼠,大家从不把自己看作老鼠一样。

 

 

求猫派虎

文桂剑雄

 

大象因为不堪老鼠的骚扰,去向狮王求猫。不料,狮王却将老虎派给了它。

大象觉得奇怪,问道:“大王,我是因为怕鼠才向您求猫,您为何派老虎给我呢?”

“老虎不是比猫更勇猛一些吗?”狮王颇为自信地说,“虽然本大王没有见过老鼠,但却可以断定,老鼠一定很强大!不然,你怎么会怕它呢?!老实说,本大王甚至担心连老虎都不是老鼠的对手哩!”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自以为是只能陡增笑料。

 

 

 

 

一位同学写的作文

安若水老师点评前346字

大树与啄木鸟

在森林里有一棵参天大树,它长得非常高大,比其他树都要高。它目中无人,骄傲自大。他总是瞧不起别的小树,经常说:“看!我比你们高!你们太低了。”

有一天,大树的身体里钻进了一只小虫子,小虫子噬咬着大树的身体,大树却不以为然。小虫子吃饱了,它又去呼朋唤友,叫来了更多的虫子。

大树没把小虫子的事放在心上,直到有一天,啄木鸟看见了大树身上的虫洞,就友好地问它:“大树,你还好吗?你的身上有很多虫洞啊!”大树听见了,坚持说:“我没事,我这么大,肯定没事。”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三天过去了……大树已经很痛了,但是它依然硬着头皮坚持着。

最后大叔的内部被掏空了,成了一棵没用的树干。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小问题、小毛病,如果视而不见,不抓不管,久而久之问题就会由小变大,产生小洞不补,大洞吃苦的结果。

 

 

安若水老师点评后436字

大树与啄木鸟

森林里有一棵树,长得非常粗壮,而且比其他树高出许多。这棵树便有些骄傲,目中无人。常对身边的树说:“看!我多高,你们太低了。”

有一天,大树的树洞里钻进了一只小虫子,小虫子噬咬着大树,大树浑然不觉。小虫子吃饱了,又去呼朋唤友,来了更多的小虫子。

小虫子们在大树的身体里啃咬,还玩着游戏。可大树仗着自己的高大粗壮,一点也不当回事,心里还嘲笑小虫子的自不量力。

飞来飞去的啄木鸟过来了,它停在了大树上。看到大树的身上出现了虫洞,就关心地问道:“大树,你身上有很大的虫洞,你要想办法啊!”

树有些微的不舒服,但它还是不以为然,说:“我没事,我身体这么棒,不用担心。”

半年过去了……

大树上的虫洞越来越大,它也感觉自己弱了许多,但是它已经无力了,只能硬着头皮坚持站立着。

到大树的内部被掏空了,成了两截,完全变成一棵没用的树干。大树才知道自己错了,自己没听啄木鸟的话。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小问题、小毛病,如果视而不见,不抓不管,久而久之问题就会由小变大,产生小洞不补,大洞吃苦的后果。

 

[转载]安若水义务讲作文,邀我和同学们说说寓言/桂剑雄

 

 [转载]安若水义务讲作文,邀我和同学们说说寓言/桂剑雄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