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不去翻找时间,如果我们不是忆起过去,很难想象,时间是多么不留情地走过。
三十年,想想很长,但我们的三十年就这样过去了。
一个能做三十多年的梦,那是源于来自内心的温暖, 这种温暖源自我们灵魂的需要。
一九八七年,那一年,我的文学梦有了升温的土壤。
那一年,我参加了长春的改稿会,会后,我认识了几位和我做着同样文学梦的朋友,他们来自广东,江苏,浙江,天津,新疆等,真正的五湖四海。
第一个十年过去了,我在一个文化沙漠的地方,过着大多数人的日子,文学远没有实际生活更值得让我去努力。那天,我接到了来自江苏的朋友山野的电话,大半个中国的城市,让我感动。
我清晰记得他说……你让我很失望,我一直相信,十年后的中国文坛,你应有一席之地,遗憾的是,我没看到你的名字,在我看过的杂志上出现……
这个电话让我汗颜,也让我感动。这种感动持续到几年之后,那时我到了长春,我在一家杂志社工作,作为获奖编辑去杭州开会,我在浣溪纱宾馆打了很多电话,可是我没找到当时我和通信的山野。
那时,我们好年轻,好纯洁,我们可以写七八页的文字,谈文学,谈写作,谈中国文学的未来。今天再想想,真是真是不知怎么形容这种心情……我们何种文化,能谈这么高端的话题……那时真好,那时可以说那么多想说的话,那时我们不懂顾忌什么,年轻带给我们许多热情,也让我们坦然面对无知。
今天,三十年的文学梦,一直都在……
三十年,你还能和一个故人相遇, 还能回到那个澎湃的年代……
三十年后,再和山野聊天,真像是梦……
不管我们的文学梦是否还做下去,但生活还会继续,愿我们大家都好、都快乐地过下半生吧!
祝福我们彼此!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