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渐老在我的时光里
马 然
2014的春晚,好似与往年没有太多不同,但一首《时间都去哪了》唱哭了太多人。难以置信地、却也是意料之中:我,哭了。
上世纪末,我出生。那一年,母亲35岁,他们婚后八年有了我。从此,他们说,生活像升起一轮小太阳似的,有了更美好的目标,更忙碌的奔波。
我三岁时上幼儿园,父亲当时在北京,写剧本和写书,母亲在长春带我。母亲除了工作,还要操心我的学前教育,她先找幼儿园,然后因幼儿园而搬家,后来,为了我上小学,有个好的学校,又搬了一次家。而且每次搬家,几乎都是母亲一人做的。
后来那次搬家,父亲从北京回来,还要向家打电话问具体住处。
我年龄小,母亲说她满脑子里都是我,满脑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仿佛就要丢了自己。父母耗费着他们自己的青春,只感受我们的喜怒哀乐,忘记了他们自己。就像歌词里的“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是啊,时间啊,不知不觉的,都走了。到了初中,我更深切地感觉到这一点。
我喜欢帮他们做事,比如帮妈妈拎菜,站椅上帮爸爸够在书柜上面的书。在帮助他们的时候,我会说:“让开给我吧,你们老胳膊老腿的。”说这话时,我还没意识到他们的老。我只是显示我的成长而已。
但稍大了一点,我就意识到他们的“老胳膊老腿了”。母亲做杂志编辑,看稿子很轻松,常常一气看完一本杂志。现在,她做了图书编辑,做的都是社里重要的选题,责任重大,校对工作尤其重要,可是她的视力越来越差,看一本书稿时,常常中途要休息才能继续读下去,以前一气呵成的时候再也没有了。这是时间已经带走了母亲的年轻。而父亲却更是早早地就戴上了老花镜,他还没好好看清我吧,眼睛就花了?我还小的时候,注意不到这些,不知道老花镜的含义,只是有的时候把它当玩具罢了。孰不知,那是父亲苍老的开始。时间走了,带着父亲的年轻,走了。
我长大了,父母却真的是日渐苍老了。若不是染发,只恐青丝早已遮不住苍颜白发。父亲的皮肤粗糙了,母亲的眼角长皱纹了,失去了年轻时的美丽。一切都已不是原来。
现在,我知道,父母都老了。他们是中年得女,中年的阅历,使他们比别的年轻父母更懂得如何爱孩子,如何教育孩子,但他们也许会比其他家长少陪我十年。
是这样吗,会这样吗?想到这儿我流过泪。
但生命的规律,有枯有荣,我们无法改变。可是我坚信:这十年,无论时间走到哪里,无论时间如何走逝,我一定会滋润在父母对我的影响中成长强大,他们对我的影响是巨大的。他们影响我的,是坚强,是乐观,是孜孜不倦的求知读书,是浓浓的书卷气。因为他们是作家,父亲的小说被选入大中专教材,他的作品让读者、观众受益,母亲得过冰心文学奖,她的编辑工作给少年儿童增加营养,他们都做着令人羡慕的事业。我想说:他们是我的骄傲,所以,我在抓紧流逝的时间,努力地成为他们的骄傲。
逝者如斯,留住流逝的时间,自然是不可能的。那,时间走了,会留下真实的足迹。这些足迹是父母和我们的努力,这些足迹会是最美好的回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