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痛《连心锁》
淘书的乐趣在于一个“淘”字,我觉得这样的用词非常准确。你会在众多的旧书中,找到你所喜欢的,并且它的价格往往要比原价便宜许多,自然也有高于原价的,但这样的书往往更值得珍藏。
我一直喜欢去旧书市场逛,总期望能发现一些好书。这和在书店买书的感觉不一样,在书店购书,会算计包里的钱,有要留下一些的想法。可是在旧书市场就不同了,感觉花光了包里的所有钱,才是最占便宜的。
这么长时间以来,我一直在找一些七十年代末的书,那里面我最想找的书叫《连心锁》。
可是至今也没有找到。
它和我最初的读书是连在一起的,连在一起的还有一个让我难忘的人。
我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常和阿波一起结伴上学,放学再一起回家。我们是同学还是邻居,整天腻在一起。
阿波有个哥哥,比我们大八九岁的样子。我去找阿波玩时,总见他捧本书在看。他也不理我,也很少和说话。我常常注视他看书的样子,就觉得他很了不起了,好像他的世界和我的不一样。再看他瞧不起我的神态更使我对他万分崇拜。
那时我住在一个小镇里,在和我家来往的邻居里,没有在第二家里看到书。所以阿波的家就对我有了特殊的吸引力。
有一天,我跟阿波商量,什么时候偷她哥哥的书来看。
那是一个下午,我们提前放学了,我刚回家里,还没有吃完饭。阿波就兴冲冲地跑来告诉我,说她哥哥出门了,这一两天不在家,约我去她家偷书。我放下碗,就随阿波跑到了她家。阿波从被子里拿了几本书,告诉我只能拿一本。我高兴地翻来翻去,也不知道哪本书好,最后下决心拿了最厚的一本。她收好其余的书后,认真地叮嘱我快看,一定要在她的哥哥回来前还她。
这就是我看的第一本文学书,书名叫《连心锁》。
我拿着书乐颠颠地回到家,从下午三点多开始,一直看到后半夜。我在厨房里看完了这本书。看完后已经是泪流满面。书里讲的是抗美援朝的故事,有许多人在战争中牺牲了。我第一次知道世界上有这么美好的人,这么美好的情感。我不知道小说是人编的故事,我天真地认为它是这个世界某个角落里正在发生的事,认为故事里的所有角色都是真人。
书我还给了阿波,但是她哥哥还是知道了,责备了她几句。
再后来,我每天放学后,就到他家去玩。她哥哥看书,我就在旁边坐着,有时凑到他跟前,有一眼没一眼地跟着他看。渐渐地,她的哥哥对我好了起来,有时还讲故事给我听,他知道我喜欢看书后,就开始借给我。
后来的后来,阿波的哥哥下乡了。现在算起来,他应该是最后一批的,在乡下时,他得了肺病。那个时候人们太听命于什么了,有病了,也不敢声张,等到后来挺不下去的时候,才去的医院,可检查出来时已是晚期了,没过多久,他就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当年他不满二十。
他死于疾病,更准确的应该说他死于我们曾经的对生命的漠视和冷淡.
那是我少年时代最喜欢的一个异性朋友,我听妈妈说后,扔下书包就往他家跑,当我看到一屋子人的悲痛神情,我知道这是真的。
我转身走了出来,来到小河边上,坐在那里没完没了地哭。谁都无法理解一个十岁女孩子的悲痛心情,大家谈论他并惋惜他的时候,没有人注意到我。我一个在外面呆了很久很久,眼泪也流了好多好多。
我现在仍然清晰地记得他当年的样子,开始以为他不搭理我是高傲,后来才了解了他是个腼腆的人,说话爱脸红。他家来人的时候,他总是躲起来,躲不及的时候就冲人家笑一笑,这就算是打招呼。
那以后的日子,我开始了读书,书打开了我生活的另一扇窗口,它让我早熟,让我懂得坚强和向上。在我知道书是人可以写出来的时候,我就开始尝试写东西,我的整个初中和高中阶段,开始去小镇图书馆里读所有的外国名著,以至于图书管理员不知道书的位置,只要我在,她就让我帮忙找。
很快我就开始发表了一些小说、诗歌和散文。
《连心锁》却再也没见过。我至今也不知是谁写的,只是初次阅读的心灵震憾颤般的心情,以后再也没有出现过。书越来越多,读也读不过来。
阿波的哥哥也不会再来。
四年以前,我回家看妈妈时候,特地去找看阿波。我和她谈起她哥哥,看她一脸木然的样子,我问她,你还想你哥哥吗?她抱着正在哭的孩子,可能没听清我的话,她愣愣地看着我。我心里很难受,我告诉她,我给你哥哥写过文章。
我知道,丰盈的日子在不断地瘦去,有许多人会淡出我们的生活圈子,有许多事渐渐会被人遗忘。
总会有新人或新的事出现,来疲倦着我们的身心和视野。就像爸爸一样,他去世二十几年了,我也很少想他。他的去世给我的影响就是:我在成长的过程中,感到身后很空。靠不到任何东西,所以我知道,我一切要靠自己。在那么一段漫长的日子里甚至可以说到现在,我一直在拒绝同龄朋友。
今天,当我完全释然了这种情感,和出版社的老总聊过这段漫无边际的日子时,他感慨地说,搞文学和艺术的女孩子心智往往都成熟早,这是好事。生活中精彩的内容是由丰富的经历组成,看我们怎么利用和组合它,成功着我们今天的生活。
现在我坐在电脑前,想的是如果他还活着,会不会成为一名作家?
也许他会的,也许他仅仅是个爱读书的人,可是他却影响了我一生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