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需要崔永元帮忙炒作吗?

(2007-01-11 09:58:04)

我需要崔永元帮忙炒作吗?

    昨天,我的“互联网首幅通过点击数销售网络油画成交仪式”媒体发布会在老故事餐吧成功举办。会上,首先展示了我与第一个通过点击数收藏我作品的著名诗人潘洗尘的成交仪式。他以6846点击数6846元收藏了我的《文学刺客叶匡政》这幅画。同时,我也邀请了本画中的主角诗人叶匡政、中国经济时报副总编辑张剑荆先生和《青年视觉》杂志社社长王林畅谈了以点击数销售油画的看法。

    今天上午,我看到了1月10日<北京青年报>题为“博客油画拍卖卖出破绽”的报道,顿感此篇报道很无聊。该报道中的第一小标题为“崔永元称确实找朋友联络过,但并未‘已成交’”。该报道意在直指我对媒体发布的“破绽”,好像我在借崔永元炒作此事,颇有让众人看我笑柄的意味。

    事实是,昨日我在整个发布会结束时,才透露了崔永元购买此画的消息。因有许多记者问我,是否有明星个人认购,而且我是基于“崔永元目前是第一个‘收藏’画中自己的人”为前提事实的,并无意拿此事大说特说(只不过小崔恰好是第一个收藏画中自己的明星)。

    崔永元和我的接洽过程很简单,也很快达成了成交意向。

    自我在博客上发布《我的长征》这幅油画图录后,就有许多网友想收藏此画并与我接洽。1月4日,小崔通过朋友联系到我,并说出自己想收藏此画的意思,我当时就答应了此事。我想如果此画能到小崔手里,它会使我作品的意义更加完整。只是当时小崔还在外地,只能等他回京以后再完成交接事宜。没想到经过北青报记者询问崔永元后,该篇报道也变了味道。原文是这样报道的:

    崔永元打趣道:“反正我自己是没听过这说法。”但他对记者承认,自己的确在网上看过这幅油画,也托朋友私下帮忙联系过这幅油画。“挂在书房里,自己看着乐一乐。收藏是私事,不希望有人拿这个来说事,更不存在说倡导什么的意思。”对于安迪的“透露”,崔永元认为他这样做不妥。“在这事上过于热闹,有悖我收藏和独自欣赏的初衷。”他还对记者嘟囔了一句,“那样就不会去买。”

    我要说明的是,我举办发布会的宗旨完全是想通过点击数销售我博客上的油画,是探索互联网时代新销售方式的一种尝试,完全没有料到北青报记者竟然会采取挑起事端的报道办法。我认为北青报记者倒是为了吸引眼球而借崔永元炒作。假如我真要借崔永元炒作的话,我完全可以等我与小崔完成此事后,单独大炒特炒。

    在此,我想就北青报的报道表明我的态度:

    一、我通过点击数销售我的网络油画是互联网时代一次公开的尝试。随着它的不断推进,它必将开启互联网时代一种新的销售模式;

    二、小崔作为央视《我的长征》大型电视片的策划奠基人,他所倡导的红色经典的当代文化意义与价值趋向完全可以被我的油画《我的长征》所阐释,小崔也无需这般“低调”。

    三、现在,无论小崔买与不买都已无关紧要,重要的是无论来自那方的说法也好,说辞也罢,它都无法削弱《我的长征》这幅油画所呈现的当代文化意义,都无法阻挡我作为一个恶搞艺术家对崔永元《我的长征》所作的一次公正解读。让时间给我们一个说法吧。
 
 
我需要崔永元帮忙炒作吗?
为油画"文学刺客叶匡政"油画揭幕
 
我需要崔永元帮忙炒作吗?
与第一个按点击数收藏我画的诗人潘洗尘的成交仪式
 
我需要崔永元帮忙炒作吗?
左潘洗尘       右 叶匡政
 
我需要崔永元帮忙炒作吗?
接受光线传媒的采访
 
我需要崔永元帮忙炒作吗?
"我的长征"油画      安迪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