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23岁的河南电视台都市频道的女记者曹爱文出名了.
在一次采访落水少女的报道现场,曹爱文不是先去采访,而是挺身而出,趴在女孩身上做人工呼吸。在一次采访落水少女的报道现场,曹爱文不是先去采访,而是挺身而出,趴在女孩身上做人工呼吸。经过多次努力,女孩最终没能醒来。曹爱文哭了,泪水顺着脸颊滑落。这张照片上网后,立刻引来众多网友跟帖,绝大多数人认为曹爱文是当今中国最美丽的记者,但是也有人认为,采访是记者的第一要务,因救人而放弃采访的做法并不可取。
诚然,救人一命,胜过七级浮徒.全世界走到那里救人都是天经地义的事.只不过时下遇事站出来的人少了,采访才会成为新闻,OK就曹爱文在救人瞬间所绽放出的善良根性是勿庸质疑的,是光彩照人的.是颤动天地的.
原创恶搞现实主义油画
安迪绘
冷静下来安迪老榜单子只是有些迷惑,在这里我不想探讨生命与新闻哪一个更重要?首先我认同生命高过一切,既然曹爱文放弃采访而先救人,无疑曹爱文做到了一个合格的职业公民,那么拍摄到曹爱文救人的人肯定就是合格的职业记者了?那么拍摄曹爱文的人是普通路人还是河南电视台的同行?这个不得而知的现场让我不由的慢慢地将重心落到了一个网友的留言上.
其留言大意是:作为职业记者可能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形,即社会职能部门从技术层面来说已经不可能办到的事,在有新闻媒体
介入后,由于担心媒体借题发挥曝光其工作不力,所以往往已经不需要再出动的,在媒体的介入后,也不得不再跑
一趟。
就这件事来说吧,小孟珂都已经落水一两个小时了,显而易见已经是救不活了。连120都迟迟未到
。但在这位记者的电话催促下(同时观众可能不清楚河南电视台都市频道在河南是以曝光知名的号称河南的“焦点
言谈”),120又不得不出动去现场因为在明知救不活的情况下,因害怕曝光而不得不服从于媒体的压力。
反过来,再说这位女记者,我想她当时看到小孟珂的情况后也知道是没救了。但为什么她还要救呢?救就救吧
,为什么还故意让摄像师拍摄下来呢?为什么还故意把本该挂在胸前的河南电视台黄色出入证(顺便说一下,在河
南电视台员工是分成三六九等的,黄色出入证代表一级台聘,属于业务骨干)缠在手腕上呢?本身自己又不懂人工
呼吸,还是向120打电话临时学了那么简单的几下子,那有啥用啊?另外据了解,这个女孩本身就爱哭。她本是
学播音的,新闻业务并不怎么样,平时做的新闻老是因为采访抓不住重点而发不出去,经常哭。没想到,这一次竟
然一哭成名了!
另外,细心的观
众也许会发现,河南相关主管单位(宣传口)对此事也给予了高度重视,为什么?当初的洪战辉不也是塑造出来的
吗?
因为河南人的形象问题,这是当前河南的一个大问题。要不这两年河南咋出了那么多的英雄呢?
时势“造”英雄,需要英雄,那就“造”个吧!!!!!!!!
不难看出这位网友不是一个失意通晓内情的叛徒,就是一个河南的匿名大盗.
一时浮燥间,什么"中国最美丽的女记者"称号,什么建议授予"全国最佳记者"称号,统统飞样开来,我预言曹爱文今年肯定入围2006年度<感动河南>十大人物,2006年度<感动中国>,曹爱文被拍摄救人的照片也肯定入围2006年度<中国最佳新闻照片>.
无论颂扬也好,质疑也罢,当曹爱文看到小孟珂无救时.那泪如泉涌的定格仍使我震颤,那圣洁的哭泣絮絮钩起了我儿时的红色记忆,<红灯记>中李铁梅的轻唱"做人要做这样的人".并赠予感动我的曹爱文一句墓志铭彼此共勉.
做人要做这样的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