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说课稿
(2009-09-21 23:01:30)
标签:
杂谈 |
分类: soso教书手记 |
§2.3.2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说课稿
本节内容是人教A版,必修2第二章第3节的第二课时,本节课在前面已经学习了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基础上,介绍了面面垂直的定义及判定定理,是前面知识的巩固升华,又是后面研究线面、面面垂直性质的基础。所以,本节课的内容及思想方法,在整个立体几何里,特别是一些综合题目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以下几方面: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二面角”、“二面角的平面角”及“直二面角”、“两个平面互相垂直”的概念;
(2)使学生掌握两个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及其简单的应用;
(3)使学生理会“类比归纳”思想在数学问题解决上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例让学生直观感知“二面角”概念的形成过程;
(2)类比已学知识,归纳“二面角”的度量方法及两个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
3、情态与价值
通过揭示概念的形成、发展和应用过程,使学生理会教学存在于观实生活周围,从中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本节课的重点:平面和平面垂直的判定,
难点是二面角的理解及度量。和老教材相比,这里的内容有很大的变动,对二面角的要求也降低很很多,但是,一节课同时要学习二面角的知识和面面垂直的判定,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本着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原则,我采用了实物观察,类比归纳,语言表达等想结合的教法,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了如下的处理: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二、积极探索,发现新知
对于二面角度量的问题,我采用了师生共同探讨的形式,事先,我准备好了一张纸板做成的二面角,引导学生去发现二面角的平面角,再利用FLASH演示,加深理解,并在黑板上概括二面角的平面角的3要素。
通过问题3的设置,引出了面面垂直的定义,很好的将两块内容结合在一起。
通过问题5的设置,学生更好的理解定理,并能初步的应用定理进行证明。
三、学以致用,巩固新知。
例1,
1、
2、
这样处理,很好的突破难点,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也增加了课堂乐趣。
四、课堂小结。
师生一起总结这节课的收获,包括知识点、思想方法等等。
五、课后巩固,拓展思维
1、课后作业:自二面角内一点分别向两个面引垂线,求证:它们所成的角与二两角的平面角互补。
3、
以上就是我这节汇报课的主要设计,整节课主要还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不过很多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多多给出意见,谢谢!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