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山
标签:
南漳冬季 |
分类: 襄阳 |










几处民居都是冯家的。民国时板桥出了个冯哲夫,留过洋,担任过湖北军政府内务部长,是南漳近代的名人。可知任何时代,若能有所作为,必须出身于富家,有钱才能上学,有了本事才能担任要职。伍荣显、张怀念也是板桥人。

山顶的九龙观。海拔1100米。




管理人。老者正下山回家,看见我们立刻再返回,上山开门。

东望

天气晴爽,阳光灿烂,不光不冷,还有点儿热,我们不穿外套,登山下山。

山腰的九龙寺。


漫云村。地方吹嘘为古村,旧房子没几座,多为新楼,旧房子门前贴各式作坊标签,充作旧时遗留,假假假。庆国说什么古村?实为漫云新村,骗老子们来此访古。

晚宿东巩,计划明天看临近的昌济村野鸳鸯,夜,我口腔干燥,咳痰不断,是受了风寒,晨起,无胃口,问庆国,他只是口干。驱车到昌济村,转到河边,原来这儿是漳河的一个源头,水量很小,山谷里拦起水坝,形成一溜水面,寻找几里,未见鸳鸯踪影,分析此地人迹罕至,野鸳鸯偶尔会来,没有可以久居的栖息地,缺乏食物,不会成为规模。但昌济村路边打出中国野鸳鸯之乡的巨幅彩门,吹吹吹。眼下发展旅游,各地都将小说大,把一点小小的亮点无限扩张。

没看到野鸳鸯,下个节目去参观薛萍镇龙王冲村,南漳宣传部门宣扬这村子如何古朴,村里有古法造纸的作坊,所以是古纸工艺的传承地,还有传承人。南漳传统造纸技艺进入襄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代表性传承人秦明炎评为湖北省民间技艺传承人、襄阳“隆中工匠”、南漳“水镜名匠”。

前一篇:杭州冬游的回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