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何其芳故居的残垣断壁

(2015-12-28 08:16:32)
标签:

打工

旅游

分类:
    何其芳是万州甘宁镇人,家乡出了个名气大的人,不消说,宣传的册子上,免不了要张扬再三。我只知其名,主要是文化官员职级高,做到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老大,却不知其文学成就,据说是诗人,风雅颂中多颂词,时势造英雄,且不管他。对他的一点点了解,来源于张中行《流年碎影》-同学点滴篇,照抄如下:

    何其芳。他是1931年考入北大哲学系,与我同年级。多有向上心,先是写缠缠绵绵的散文,印为《画梦录》,其后又辗转到延安,于是逐渐成为名人,升迁为文学研究所所长。我与他,不只一次有同路人(?)之谊,却又疏远得井水不犯河水。早的同路是军训,正好编在一班(班排之班,一班十个人)。他中等身材,白净,连列队持枪也吊儿郎当,表现为不屑的样子,我只好少注目而远之。没想到还有第二次同路,是毕业以后,都到天津南开中学去教国文。在墙子河畔一年,不记得有什么接触。迎来暑假,更没想到还有第三次同路,是书教不好,都被辞退。因为没有交往,也就没有对坐作穷途之哭。其后的若干年,我们真就相忘于道术。他高升了,有时还动笔,记得看过他评论《红楼梦》的一篇大(字数多)文,印象呢,意识形态味道浓,也就气盛,心里想,此“长”之所以为“长”。没想去看他,也不敢去看他。又没想到,竟有一次望影的机会,是大革命初期,揪斗风吹得正猛的时候,有一天。我以群众身份往工人体育场去看兼听批判,场内做喷气式的共十人,其中有他。离得远,看不清,只听见批的话里有“何其臭”云云,不禁想到《枕中记》《续黄粱》一类故事,慨叹人生真如梦也。幸而低头之后总会随来“落实政策”,听说他又起复,任原职,只是可惜,天不假以年,不很久就归于道山。总是头上又有了“长”的帽子,可以安息了吧。

    12月27日,我到甘宁公干,午餐前,我说起想看何其芳故居的兴趣,河南小李立刻安排要车,午餐后,几人乘车前往,故居在镇边公路旁,甘宁初级中学北侧。下了公路,穿过一片葱翠的竹林,来到何家场院。何其芳故居的残垣断壁

    同行有本地李君,是何其芳的亲戚,对何的往事很熟,李君热情介绍,言谈间可领略其文化素养。何其芳的母亲是李君母亲的姑姑,姑舅表亲,李君母亲姓杨,杨家当年也是有钱人家,在家乡30里范围内,都是自家的土地。当然,李君家也是黑五类,他父亲以及伯父们出身于有钱人家,都收到良好教育,当年有的投奔了解放区,有的留在国统区,鼎革之后,境遇有天壤之别,李父便受气受罪好多年。

   

何其芳故居的残垣断壁

何其芳故居的残垣断壁
门前大屋场石板铺地,石条台阶,资料说旧院有12个天井,不是一般的富裕,解放后,大地主成分是跑不掉啦。房子要分给贫苦农民,贫下中农扬眉吐气,要当家做主坐江山咯。

何其芳故居的残垣断壁

何其芳故居的残垣断壁
今天看来也还是高大,曾经的威风体面。
何其芳故居的残垣断壁

何其芳故居的残垣断壁
威风八面的狮子,沦落在角落里和废弃物作伴。

何其芳故居的残垣断壁

何其芳故居的残垣断壁

何其芳故居的残垣断壁

何其芳故居的残垣断壁
   

    李君说自己1984年在旁边上中学时,这儿的房屋都还保持老样子,高墙青瓦一大片,很气派;后来住户们手头宽裕了建新房,老房子被拆除了。后来旅游业兴起,政府来保护,投资建围墙,限制除旧布新,但是补偿不到位,居民不买账,把政府建的围墙给强拆了。

    解放后,因何其芳是老革命,地方没有为难他的家人,官家把他的母亲接到万县城里住,还有保姆伺候,何其芳1977年病逝,家乡人没有告诉何母,何母活了103岁,得寿终,李君家人也参加了葬礼。襄阳酒客赞曰:善莫大焉! 

    景点有人看,有钱赚,就有人投资,投资了,景物就好看。这是良性循环的市场经济。市场经济的机制是唯利是图。文化建设不仅仅是市场经济,文化的作用不仅仅为了眼前的赚钱,因此,文化不能仅仅依赖市场途径维护和继承发扬,思路错,所以好多有价值的文化遗产和文物遗迹就消逝了,有些宝贝的被毁灭,还仅仅因为至尊的一时兴之所至,一声令下,连老北京城墙都拆掉,一去不复返,悲夫!

   

贴几张瀑布照片

何其芳故居的残垣断壁

何其芳故居的残垣断壁

何其芳故居的残垣断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万州冬日
后一篇:腾龙洞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