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可不等于财富
(2008-10-27 14:14:29)
标签:
经济货币财富财经 |
分类: 杂文 |
先说财富到底是怎样产生的。比方说房地产商盖了一座别墅,不管它卖多少钱,社会物质财富肯定是增加了。我们说劳动创造财富,在这里表现得很明显。
但事情并不是总这样。比如一家餐馆提供食客们饭食,一顿饭的原材料加上人工、房屋、管理等等成本是100元,食客付200元吃了这顿饭,于是饭店老板获得了100元的收益。注意食客已经把饭菜都吃完了,如果说残值的话也就是些许大粪了。东西消耗掉了,物质被消费掉,货币财富却增加了,货币记录的是物资和交易。这看上去很奇怪,但这种情形比比皆是。
从整个社会的角度上看,生产产生物质财富,交易产生货币财富,两者一起都会产生社会财富,注意这种财富在现代社会里是用货币来表现和衡量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以货币为形式的财富肯定会不断增加,因为生产和交易在不断发生。这里我们先不考虑亏本生意和滥印钞票这类的事,不然太复杂了,我们会遗忘我们在讨论的核心问题。
我们可以再假设社会只以金银作为货币,而且金银的数量是不变的。这个假设是没问题的,因为金银的新开采比交易所需的货币数量,其增加速度基本可以忽略。也就是说假设社会的货币财富不增加。这时人们的许多交易活动只能以物物交换,或记账的方式进行,因为没有那么多的实物金银交流。从这个角度上看,只以金银作为货币会极大地阻碍社会财富的积累,金银并不是最好的货币,而人们印刷出的纸币要灵活的多。一个理想的货币供应量由两个条件约束:一是满足社会交易的需要,足够度量社会新增财富;一是控制社会信用的总体额度,换句话说就是不要泡沫,物价不要上涨得太快。
但是物价不上涨基本上是不可能的,这一点我们从历史上发生的情况可以确认。我要说的是物价上涨的理由何在?
物资和货币之比是问题的关键。我们可以想象,生产和交易继续,而且以某个加速度扩张。那么可以想象在某一时刻货币财富的总量会超过物资财富的总量,货币必须贬值以适应这个情况,物价上涨是必然的。这在中国、美国这类重商主义社会里已经表现得非常明显,现今的世界基本上是世俗的重商主义世界。
为清晰起见,我再举一个例子来说明。假设一个相对封闭的村子里有100人,每个人都种同样多的地,而且只种地,每年每人可以产生1000元的收入,村子的货币总量是100,000元。现在第101个人开了一家餐馆,一个月可以有10000元的利润,他把利润存在箱子里不去花。那么到第十个月结束,整个村子的货币就都到这位餐馆老板的手里了。第二年每个人又有1000元,过十个月又都到餐馆老板的手里了。
村子里所有物资加到一起的价值是1,000,000元,也就是不到十年,餐馆老板的货币就会超过这个数量。问题是这么些钱拿来买什么呢?某一时刻村子里的物资并没有增加,而货币总量已经多出了许多。社会物资会极大丰富,不过有许多都会被消耗掉,某一时刻的物资总和必定会小于货币总和,所以货币贬值是必然的,不可避免的。
如果我说的这些都是对的,那么我们就应该把社会经济发展看作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从来就没有什么正确的经济政策,只有让社会稳定、人们觉得舒服的经济政策。经济问题是社会问题的一角,各种经济政策都是为了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这也是经济学复杂的重要原因。货币不是财富,它只是财富的度量,只是社会平稳运转的符号和润滑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