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谁会胜出? ---移动多媒体广播的标准

(2007-04-09 09:30:33)
分类: 广播与电视

用手持的移动终端接收视音频---尤其是视频节目一直是手机、PDA厂商、移动运营商的梦想。早些年的手持电视、车载电视热闹过一阵后就消声涅迹了,主要是因为在技术没有根本性的进步之前,模拟的广播技术无法支持全新的应用。CMMB,DVB-H,MediaFlo,DMB是目前最受关注的四个为数字移动多媒体广播(可不简单的是手机电视哟)业务准备的标准体系。

在3G标准中也考虑了对视音频业务的支持,但是对视音频广播业务来说,无线手机网的带宽就显得很不够了。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在体育馆看球,或是看展览的时候,手机的接通率非常低,这是因为周边基站的容量达到极限的缘故—这是蜂窝覆盖的瓶颈。当每一个业务带宽都在200K—500K的时候,基站的拥挤会来的更快。所以把广播业务单拎出来,建一张物理上分开的广播网,而在运营支持上紧密结合,为用户提供无缝服务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CMMB(China Mobile Multimedia Broadcasting)是以广科院为核心研发出来的中国标准。其核心设计思想应该说还是来自于DAB/DVB标准—尤其是参考了DAB/DMB的技术体系。广播标准由广电机构牵头来做,似乎理所当然,但在目前移动运营商近百倍的大于广电网络的形势下,广电的标准到底能不能最终被整个行业接受,我觉得还需要更多的产业界的信心。但是与其他几个标准的比较,CMMB在中国的前景应该最被看好,这是广电青年精英的一次上佳的集体表演,顺应着本土化的诉求,同时还紧紧把握着国家决策的脉搏。

前一段时间关于CMMB和欧洲DVB—SH(“S”代表Satellite,“H”代表Handheld)标准的相似,让许多业外人士困惑,其实这并没有什么大了不起。在移动电视的标准上,美国MediaFlo、韩国DMB、欧洲DVB-H和中国的CMMB标准都可以用相似来形容,因为他们的基本思想都没有离开DVB标准。只是BVD-SH 是基于卫星/地面混合组网的手机电视方案,采用天地一体的网络架构,以卫星实现全国范围的覆盖,以地面手机电视标准提供本地接入,从而解决了漫游、技术分割、频率不统一等问题。DVB-SH与地面3G网络互为补充,实现了全国范围的节目内容和地方节目内容的协调发展。

DVB-H是DVB标准体系专门内针对于移动接收终端的,由DVB组织负责研发。它是在充分考虑手机等移动终端的特点后,对标准DVB的做了相应的发展和裁剪,比如带宽控制在200K到500K,适用于不同的屏幕尺寸的显示,与DVB-T兼容使用DVB-T的发射机,时间分片技术以节省电力等等。这个标准在欧洲获得了普遍的支持,估计也会在欧洲影响区扩展开,比如非洲。

MediaFLO的大部分专利属于高通公司(Qualcomm),这是一家非常了不起的美国公司。有俗话说:一流的公司卖标准,高通就是最好的例子,它在CDMA和3G标准中扮演重要的脚色,也赚得满钵满灌。MediaFLO是一种高频谱利用率、低手机功耗、快速频道切换时间的整体端到端解决方案。据说它比韩国的T-DMB支持更多频道,比与欧洲的DVB-H拥有更快的切换速度。它在美国影响区拥有众多的拥泵,比如韩国、拉美等地。

韩国人做的DMB也是在DAB数字声广播标准基础之上开发出来的。印象中它是最先获得产业界青睐的标准。可惜出的早不见得结果好,现在看来也就是在韩国本土有一些市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规矩日本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