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商的成功策略
先谈一谈北美有线电视运营商的组织策略,也就是常说的MSO,
这对将来中国有线电视网络的整合和发展都有借鉴意义。一个有线运营商一般将自己的运营按地域划分几个DMA,DMA是以一个或几个距离相近的大城市为中心的市场区。市场区一方面有一个核心的城市,这主要是出于广告的考虑。目前比较大的市场包括纽约、洛杉矶、芝加哥、费城和波士顿等。一般每一个区域里成立一个分公司, 独立的运营、分别核算,
根据公司统一的战略,有各自的发展计划, 预算和营收目标.业务范围包括传输、电话、广告等.广告分全国性的广告和地域性的广告,地域性的广告现在占的比例还比较高。有线运营商有一个统一的策略。技术力量一般分三级,
总公司有集中的技术力量,各个运营区, 运营站点(DMA
site)也有自己的技术力量. 公司将技术问题分成几个不同层次(tier), 各级分别负责一定的层次(层次的划分属于各公司内部信息).一般来讲,新的技术第一次试用时通常会自上而下由总公司负责. 日常运营有关的问题会由运营区,站点负责。采购方面也分为不同层次.
新的设备会由总公司技术部门统一出面测试验收, 一旦验收通过, 一般的设备例如机顶盒, 各个运营区会根据各自的计划各自进行采购,
重大的设备会由公司出面统一采购. 日常设备更新由运营区负责.有点像中国电信的运营构架。
北美为什么要做交互式的数字电视?首先是为了提高ARPU值。其次提高用户忠诚度.这在北美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对于用户来说,他看的是节目内容,并不在乎节目是从哪里来。不管是从直播卫星来还是有线电视网来,如果节目质量是一样,哪边便宜就走哪边。直播星抢走了有线网无数的用户.有线网的交互功能是直播星不具备的.再次是为了提高和卫星电视的竞争度。这里我有一个例子是S—VOD,基于预定的VOD。什么意思呢?把它的电影频道的电影每个月捡30、40部新的电影放在服务器里播,如果订了电影频道就提供点播服务,不另收钱.对用户来讲你只要订了电影频道以后,什么时候想看本月新的电影都能看。这种业务是卫星做不到的.卫星只是广播,你买十个频道、一百个频道不一样的价钱就是了,但是没有办法保存在那里,随时还可以再去收看。这个业务对于有线电视网络用户忠诚度的提高非常有好处,在美国的实践表明了这一点。
Comcast VOD用户的使用率增长迅猛,大家可以看具体的数据。2004年3月,60%的用户使用了VOD业务,平均用户每月使用22种VOD业务,每月使用服务的次数达到4,000万次.
2004年12月,收到7200万份订单,2004年全年,收到5.67亿份订单,收入达3.76亿美元.估计2005年订单总量将达到10亿份。这是Camcast 2005年2月份的说法.
Comcast目前提供的业务有3000种,预计到2005年底业务增量将达到1万种。在波士顿和费城地区,最近的3个月里,波士顿和费城地区可以支持VOD的业务中有75%的使用了这个业务,比例非常高。平均每个月使用23种业务,用户总收看的时间是12个小时。30%的VOD家庭每月至少看一部电影。可支持VOD业务的家庭离网率(用户忠诚度)比不可使用VOD业务的家庭的离网率低20%—30%。
Cablevision在大纽约地区有将近300万户,付费业务渗透率: 49.2%,数字业务渗透率: 45.3%,网络业务渗透率: 28.4%.有76个扩展频道,平均46美元/月。
Cable
Vision的业务战略主要体现在全新捆绑销售上。把数据业务和节目包定到一起,向现有的有线电视用户中增加语音和数据业务,也就是三项业务加在一起,要提供每个月25美元的优惠。对新业务来说,如果三种业务全部采购,每个业务只收29.95美元。报单上,数字电视和数据业务将近40美元/月,语音业务34.95美元/月,如果三个都作加起来是90美元一个月。Cable
Vision的策略是打包,用电话、数据、数字电视打包。
有线电视运营商使得电信运营商处于守势,这是美国的情景。对于美国有线电视运营商来说是三位一体的捆绑,通过增加语音业务,有线电视运营商正在通过增加语音业务,有线电视运营商正在与Verizon Communications公司、Qwest Communications
International公司、BellSouth公司和 SBC
Communications公司等全美最大的四家本地固网运营商争夺市场,而它们也通过在其网络中增加自己的电视业务,反攻对手.
有线电视运营商使得电信运营商处于守势,大多数分析人士如是说。这种竞争态势跟中国的竞争态势完全是反过来的。
上个月在美国看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广告--Verizon的捆绑销售。它的广告是SURF More 、
Watch
More、Talk
More、Save
More。3MBPS
DSL收37.95美元每月,225个数字频道的Direct
TV收41.99美元加全美境内电话随意打,至少能够节省39美元每月。在亚洲的新加坡有两个大的运营商,一个是StarHUB,一个是新加坡电信。StarHUB现在是四为一体的运营商,因为有手机捆绑打包。Verizon并没有把手机打到这里边.但是新加坡STARHUB是把手机也打到这个包里,四个在一起。我们可以预料在中国很快也会发生这样的事.这里还有更深的意思,对Verizon来说把地面固话的业务拿出来打包,免费提供,把地面固定电话打得最痛。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在中国如果中国电信也打一个包,它打的包会是什么样子呢?比方说你打电话一个月50块钱,上网100块钱,它会说我的基本电视包免费。如果这样的情况下,目前有线电视网络会处于一个什么样尴尬地步呢?最挣钱的业务在人家那儿是免费!这就是竞争.这一个广告含义十分深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