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市委书记暗访背街小巷点赞
高福生
“我们今天不设行程、不打招呼,对市容环境、交通秩序等整治情况做一次暗访。”3月30日上午,湖南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易炼红,率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陈献春等少数几名同志,冒雨暗访长沙背街小巷,在亲眼目睹市场占道、垃圾成灾、裸露施工、油污遍地等不雅“景观”后,当即进行痛斥、问责、整改。(3月31日《长沙晚报》)http://cswb.changsha.cn/html/2014-03/31/content_3_3.htm
占道经营、违章停车、裸露施工、渣土车高厢装载沿路抛洒……这些看起来貌似“鸡毛蒜皮”的小事,实际上都是城市管理中的“顽症”,在不少城市都有发生,尤其在那些背街小巷最为常见。尽管百姓对此颇有微词,但一段时间以来,仍有不少城市管理者热衷“面子”工程,把主要精力和大量财力投放在城市主干道及周边环境的改善上,而对背街小巷这样的“里子”工程常常是无暇顾及。
常识告诉我们,一个城市容光焕发的背后,不光是“面子”,还有“里子”。而大多数市民生活居住的背街小巷,就是“里子”。“里子”是否整洁、清秀、靓丽,市民每天出门的心情是否舒适、愉悦,是城市宜居、宜业、宜游的重要指标,彰显居民的幸福指数和认可度。只有远离“政绩秀”,不断提升城市管理品质,做到“面子”、“里子”表里如一,才能对得起群众对我们的信任和期待。
让“面子”、“里子”相得益彰、实至名归,离不开领导重视、部门尽责、社会各界共建共享,也呼唤地方主政者青睐“暗访”这种工作方式来加以推动。“暗访”的最大特点就是一个“真”字,不论看到的还是听到的都是“原汁原味”,被访单位和对象想“临时抱佛脚”遮掩造假都没有机会,也最能找准各类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并对症下药开具“处方”,推动工作的落实和难题的高效解决。
暗访,贵在做好“下回分解”文章。于市容环境、交通秩序而言,通过暗访发现隐匿在城市背街小巷的“脏、乱、差”后,最有效的方法,不是一斥了之,而是有的放矢“约谈”相关责任人,同时启动“有错无为”、“不在状态”的问责机制,让相关管理者“有所畏、有所为、有所不为”,把更多的财力、精力用在改善民生的“里子”上,再通过后续的“回头看”来验收整改到位情况。
暗访,不能老出“新闻”,而应成为工作常态。印象中,今年以来,长沙市委书记易炼红已多次对市容环境、交通秩序等进行“暗访”,并向公众晒出了一系列问责、整改成绩单,引来群众击掌点赞。在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在全国开展得风生水起的当下,高调重拾并光大“暗访”这种群众喜欢的工作方式,籍此来推动城市精细化管理,提升居民的幸福指数,正当其时,多多益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