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社区管理的“衡阳模式”点赞

(2014-03-10 08:10:32)
标签:

杂谈

分类: 社会评论

为社区管理的“衡阳模式”点赞

高福生

 

    近日,衡阳市蒸湘区长湖乡立新二社区一条200米长的小巷,完成了路面铺沥青和人行道铺花岗岩工作。至此,该小区通过“四会四议”兴建的18项家门口服务工程,已全部竣工。据了解,在衡阳市中心城区191个社区,都实施了家门口服务工程,惠及居民100万余人。(3月7日《湖南日报》)http://epaper.voc.com.cn/hnrb/html/2014-03/07/content_793102.htm?div=-1

 

    “四会四议”是衡阳市已经探索多年的一种社区管理“模式”。从2011年开始,衡阳市决定在城区实施“家门口服务工程”,市、区两级财政按比例给每个社区安排专项经费,由社区群众自主解决家门口小事。自那以来,议事会提议、居民代表会决议、理事会践议、监事会督议的“四会四议”工作法便应运而生。

 

    众所周知,社区是城市的细胞,是城市工作的基础,是居民生活的重要场所。在从“单位人”向“社会人”的“进化”中,工作决定了我们的收入和社会位置,而生活的社区却能影响我们的生活品质和社会关系。眼下,伴随着政府职能不断下移,社区在城市管理和发展中担当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管理模式也亟需创新。

 

    现实生活中,不难看到这样的“镜头”:每当碰到百姓反映小巷破损、卫生环境欠佳、下水道堵塞等问题时,常常要一级一级往上报建报修,环节多、时间长。虽然问题最后大多得到了解决,但这种“层层申报、政府包办”的管理模式,还是招来了老百姓的微词。而居民参与社区建设和管理的积极性,也几乎为“零”。

 

    衡阳“四会四议”制的亮点,在于让社区居民有事可议、议而能行、行而能成。这种“财政拿钱、居民决定、社区实施、街道监管”的管理创新,以小投入换得了社区环境大变化,满足了群众“急、难、愿、盼”需求,激活了居民参与“一池春水”,“试”出了“政府管大事,百姓管小事”的社区居民自治新格局。

 

    任何管理模式,群众认同、积极参与,方为至极。在经济主体多元、利益诉求多样、社会矛盾增多、管理难度加大的当下,社区管理的“衡阳模式”让人眼前一亮,值得点赞。期待激活基层民主“神经末梢”的“四会四议”制日臻完善,在提高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能力上更有作为,由“样本”变为“范本”,推而广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