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中西部第一县”科学发展的魅力
高福生
如此引人注目、特色鲜明的辉煌成就,是湖南“四化两型”战略在长沙县的生动实践、大胆创新,散发出因地制宜、以人为本、两型引领、四化协同、科学跨越的发展魅力,给老百姓打造了一个安心、舒心、称心的生活环境,极大地提升了人们的幸福指数,为湖南乃至全国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本。
“咬定目标、一干到底”是其魅力之一。这些年来,无论外部环境怎么变化,历届长沙县委、县政府都始终咬定“全国争先、中部领先、全省率先”的发展目标,做到一届接着一届干,一张蓝图干到底,不懈怠、不折腾、不动摇,把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一件一件变为美好的现实,顺利实现了从三湘第一县到中部第一县,再到中西部第一县的三级跳。
“因地制宜、超前谋划”是其魅力之二。早在2008年,长沙县便根据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未来人口分布等因素,将全县细分为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坚持“南工北农”的发展布局、“兴工强县”的发展理念、“产城融合”的发展方向,同时实施“分类考核”,让各乡镇行有方向、干有重点,出现了“比翼双飞”的良好局面。
“四化协同、突出重点”是其魅力之三。2012年,在全球经济普遍下行的情况下,长沙县加快了产业转型升级,以重大项目建设培育和集聚优势资源,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做优工业板块、做大产业规模、做实工业项目,着力培育千亿企业、千亿产业,吸引了一批拥有国际知名品牌和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推动了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以及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相互协调。
“两型引领、绿色发展”是其魅力之四。近年来,长沙县把建设“两型社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用1%的土地支撑经济发展,99%的土地保护生态环境”,率先在全省建立了生态补偿机制,围绕创建“全国生态县”目标,实施“百条乡村公路,千里河港堤岸,万户农家庭院”三大绿色愿景工程,长久保护好青山绿水,使长沙县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先后获得“国家园林县城”、“国家生态示范区”、“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全国十佳两型中小城市”等荣誉。
“以人为本、普惠民众”是其魅力之五。发展成果让人民共享是执政之要旨。作为“中部第一县”的长沙县,在推动县域经济高歌猛进的同时,按照“幸福与经济共同增长”的理念,致力于普惠民生、共建共享、宜居宜业、民富民安,让广大市民享有优质的国民教育、完善的医疗保障、充分的就业机会、宽裕的物质生活和丰富的文化享受,老百姓生活得安心、舒心、称心,连续两届获评全国文明县城,连续三届获得“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称号。
感悟“中西部第一县”长沙县的科学发展魅力,我们备受鼓舞,为这样的发展样本击掌叫好。同时也期待长沙县进一步放大毗邻省会城市的区位优势,不断创造新的比较优势和“洼地效应”,创造新的科学跨越奇迹,使之成为投资兴业的热土,百姓安家的乐园,县域经济发展的奇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