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差钱”的国税局长咋倒在“钱”上?

(2012-11-23 08:31:33)
标签:

“不差钱”的国税局长

连续剧

检察日报

口碑

杂谈

分类: 政经评论
“不差钱”的国税局长咋倒在“钱”上?
高福生
  
    在浙江海宁,提起该市的国税局长陈浩铭,认识的人总会伸出大拇指,赞一声“好”。然而,就是这样一位自称“不差钱”、在干群中有着较好口碑的国税局长,转眼却沦为阶下囚,走进了监狱。检方指控,在 2008年8月至2012年3月间, 陈浩铭利用职务之便,先后多次非法收受税务征管对象的财物,共计价值人民币827743元,并为他人谋取利益。(2012年11月22日《检察日报》)http://lqjw.luqiao.gov.cn/InfoPub/ArticleView.aspx?ID=8948
 
    陈浩铭自称“不差钱”,绝非刻意狡辩。据报道,现年48岁的陈浩铭在财税系统工作了20多个年头,从一个普通的工作人员一步一步走到了局长岗位,案发时除了工资和津补贴,应该还有不菲的职务消费。除此以外,他爱人在事业单位上班,女儿也有一份不错的工作。按照这样的条件,无论从哪个方面看,他都不应该、也没必要去收受贿赂,倒在“钱”上,进入人见人恨的“贪官”行列。
 
    可是,“不差钱”的陈大局长还是“栽”了,栽在了征管对象的巴结、奉承中,栽在了“朋友”们细水长流的“礼尚往来”中,栽在了“铁哥们”别有用心的“港澳游”中。从刚开始的“坚决不收”到“不好意思不收”,再到“心安理得地收”,自称“不差钱”的陈浩铭25年构筑的拒腐防线,在当上局长不久后的4年时间内就全线崩溃,“轻车熟路”地“爱”上了去香港购物、到澳门小赌。
 
    俗话说得好,苍蝇不叮无缝的蛋,世上也没有免费的午餐。那些征管对象之所以乐此不疲地和陈浩铭称兄道弟,一次又一次带他出入港澳地区,为他送上高达数十万的游玩费用和赌资,看中的是陈浩铭手中的权力,是在“放长线钓大鱼”,其终极回报就是在税务检查时网开一面,借权力的“荫护”损公而肥私。若非如此,吾等平民百姓咋就一生一世都不会遇见这种天下掉馅饼的“好事”?
 
    多行不义必自毙,这是古训,亦是真理。“不差钱”的国税局长最终倒在“钱”上,被法院以受贿罪一审判处有期徒刑十年零五个月,剥夺政治权利一年,并处没收财产20万元,那是咎由自取。解剖一下陈浩铭这只腐败麻雀,听听他“我就是在这种朋友关系里一步步走向违法犯罪”的忏悔,每一个拥有权力的官员都要净化自己的爱好,秉公用权,千万不要被“哥们义气”、“熟人面子”蒙住了双眼。
 
    这其中,最重要的是注重在源头上制约官员的权力,最大限度地压缩“一把手”自由裁量的空间。有网友戏言,中国只有贪官“不差钱”,可是总见贪官在贪钱。为何如此?其原因固然很多,但根在“权力”。权力信马由缰,必然会走火入魔,产生畸变,招来别有用心者“钓鱼”,引发形形色色的贪腐。这个问题不解决好,“不差钱”的国税局长倒在“钱”上的咄咄怪事还会上演“连续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