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推进“四个湖南”建设之魂
高福生
2月27日,湖南省湖南省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公布具有湖南特色的《创新型湖南建设纲要》。《纲要》提出了22条具体规定,为湖南未来创新型省份建设绘制出了具体的“路线图”:到2015年,全民创新意识明显增强,开放协同创新水平显著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和科技进步贡献率大幅度提升,全社会创新格局基本形成,具有湖南特色的创新体系基本建成,到2020年基本建成创新型湖南。(3月1日新华网)
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地方重要的“软实力”,是湖南高速前行、富民强省的不二之选。早在2006年,湖南省委、省政府就确立了“科教兴湘,建设创新型湖南”的主导战略。自那以来,湖南用“创新”转方式、建“两型”,用“创新”来铆足后劲、抢夺发展制高点,用“创新”来提升湖南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使之成了一张耀眼的“湖南名片”,推动了今日湖南在中部地区的率先崛起。
不仅如此,“创新型湖南”还日渐在全球视野下熠熠生辉。从“一粒种子改变世界”的杂交水稻,到农友集团的农机在东南亚市场占有重要份额;从三一重工在全球跑马圈地,到中联重科以2.71亿欧元并购世界排名第三的混凝土生产商意大利CIFA;再到计算能力达千万亿次的“天河一号”巨型计算机、跑出“超引力速度”的南车动车被奥巴马在其国情谘文中两次提及,即是最好的注脚。
今次,以科学发展、富民强省为主题,以支撑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特别突出对“四化两型”和“两个加快”的科技支撑引领,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协同创新、开放创新、全民创新的《创新型湖南建设纲要》闪亮登场,不仅彰显了湖南省委、省政府对科技创新的重视与关切,为湖南未来创新型省份建设绘制出了具体的“路线图”,更重要的是进一步推动了地方党委更加重视打造创新型社会,承载着湖湘儿女的热切期待。
我们欣然,通过深入调研、凝聚各方智慧、先后作了18次比较大的修改的《纲要》,始终围绕“创新”二字,与“绿色湖南”、“数字湖南”、“法治湖南”紧密衔接,融为一体,同时注重“接地气”,在高新技术、现代农业、文化科技等11个领域推出9大创新工程,提出了到2015需要实现的具体量化指标,使“创新型湖南”建设由“虚”变“实”,有了更加宏远的目标和广阔的“实践舞台”。
创新型湖南建设如同创新型国家建设一样,核心是科技,基础在教育,根本在体制机制,关键在人才。当务之急,一是要突破体制障碍,着力解决创新型湖南建设中的“协同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两大热点、难点问题;二是要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加强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促进科技人才创新创业,发挥人才的“关键”和“支撑”作用;三是要加强基层科技创新和服务能力建设,让“创新”为百姓带来更多的看得见、摸得着的福祉。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创新型湖南建设的“集结号”已经吹响,“吃得苦、霸得蛮”、敢为天下先的湖南人又将在新的节点上起跑。只要我们瞄准目标,统筹科技、人才、教育三大要素,以创新的精神建设创新型湖南,在“抓落实”上动真来硬,创新型湖南建设必将破茧化蝶、实至名归,为湖南新一轮科学发展、创新驱动、内生增长注入新的活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