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岂可让“买官被骗”的官员“安然无恙”

(2011-10-26 08:26:27)
标签:

叶长华

湖南

宋体

醴陵市农机局

党纪政纪

杂谈

分类: 政经评论
岂可让“买官被骗”的官员“安然无恙”
高福生
 
    湖南醴陵市法院10月24日公布一起买官诈骗案,该市某局党委书记8万元买官被骗,诈骗者徐某获刑3年半。经记者查证,买官者为醴陵市农机局党委书记叶长华,目前仍在原岗位任职,未受“买官”事件影响。(10月25日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legal/2011-10/25/c_122196056.htm
 
    印象中,“买官”被骗已非新闻,从省部级到地市级至乡科级均有“代表人物”,早就让人产生了视觉疲劳。这次曝光的醴陵市农机局党委书记叶长华买官被骗8万,只不过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最新版本”而已。
 
    诡异的是,这起“买官未遂“案中,诈骗者徐某受到了法律的严惩,而有意“买官”者叶长华,因行贿没有成功,既不能依法定罪,也没有受到相应的党纪政纪处理,事发至今,照样在原岗位上乐哉悠哉、毫发无损。
 
    网友的“口水”也由此而生。一位县级市的农机局党委书记为升迁、调动,与办公室主任“合谋”,拿出8万元去“搞定”,这笔蓄意行贿的资金比起那些动辄数十上百万的买官钱来说,虽然不值一提,但性质和危害却可同日而语。
 
    按说,如果叶长华知道受骗后甘愿吃“哑巴亏”,其“买官”丑闻也不会大白天下,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笑柄。问题是,叶长华主动报警了,其买官“事迹”家喻户晓了,骗子也受到法律严惩了,但党纪政纪对叶长华而言却成了一种摆设。
 
    买官被骗者“毫发无损”,在一定程度上放大了当地的官场生态。正因为“官”字招牌含金量太高,当上“XX长”之后可拥有更多的权力自肥,便催生了各有所求、一拍即合的买官卖官市场,便有人为此“挖空心思”、出手阔绰,甚至变本加厉、铤而走险。
 
    窃以为,仅对骗子严惩而不摘掉叶长华的官帽,不细究一下8万买官钱的来路,不从源头上净化当地官场生态,不动真来硬封堵干部选拔任用上的诸多漏洞,不在程序设计上做到让买官者失去“买官”的必要、可能和意义,买官被骗还会上演更加幽默的连续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