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俏丽映秀:一个浴火重生的鲜活标本

(2011-04-20 22:17:39)
标签:

映秀镇

川西民居

大地震

湖南红网

笔会

杂谈

分类: 社会评论

俏丽映秀:一个浴火重生的鲜活标本

高福生

 

俏丽映秀:一个浴火重生的鲜活标本

俏丽映秀:一个浴火重生的鲜活标本

俏丽映秀:一个浴火重生的鲜活标本

俏丽映秀:一个浴火重生的鲜活标本

俏丽映秀:一个浴火重生的鲜活标本


俏丽映秀:一个浴火重生的鲜活标本

俏丽映秀:一个浴火重生的鲜活标本

 

 

    一直向往着到地震后的映秀看看。映秀,这座静卧于岷江边美丽而宁静的小镇,若不是三年前那场震惊中外的大地震,或许到现在依然鲜为人知。三年来,映秀已闻名中外,牵系着亿万人的心。机会终于来了,以“记录重建奇迹,见证中国力量”为主题的第四届全国专家博客笔会就在四川举行,承蒙湖南红网推荐,让笔者终于得以遂愿。

 

    往事不堪回首。三年前的5月12日,汶川特大地震的震中就在映秀镇。那一刻,地动山摇,全镇大部分房屋倒塌,多处发生山体滑坡,造成停水、停电,通讯、交通也全部中断。原本万余人的镇子经过这场巨大的灾难之后,仅有2300多人生还。幸存下来的人们发现,自己曾经的家园变成了一片废墟,满目疮痍。

 

    三年过去了,因那场特大灾难而闻名于世的映秀,通过努力获得了新生吗?那些在我们心灵深处牵挂的受灾同胞,正在以怎样的状态面对人生?这是每一个参加笔会的博主都想寻求的答案。从成都赴映秀的路上,大家望着车窗外春雨朦胧中的景色,在岷江两岸的崇山峻岭上,那些曾经碎石翻滚的山坡,尽管已被层层新长的绿草覆盖、包裹,但大家还是静默无语,神情十分凝重。

 

    我们采访考察的第一站就是映秀镇。在大爱磐石前向罹难者默哀、献花,举行启动仪式之后,大家的神情不再凝重,心情豁然开朗起来。除了作为遗址存在的璇口中学废墟外,已经很难让人想象当时地震的惨烈景象了。曾经满目疮痍的映秀小城,如今已是雕梁画栋,小桥流水,绿树掩映,花丛烂漫,焕发出蓬勃的朝气,给专家博客笔会博主们的第一印象“犹如秀美的江南小镇”。

 

    从相关介绍中我们得知,“锦绣江南”般的映秀是由广东负责在原址上修建的。在这个四面环山、两河汇流的一平方公里场镇上,已建成了容纳1.2万人的住房安置,以及学校、医疗等民生工程。川西民居、藏寨风情、羌式建筑交错相融,错落有致的分布在山间;民族风情的民居、现代风格的场馆、宽敞平整的街道也沿河顺势展铺开来……给人一种穿越时空的眩晕感,让专家博客笔会的博主们连连惊艳。

 

    在绝大多数人的思维里,震后重建,无非就是“房倒建房、路坏修路”。而映秀的重建,却定位很高,目标是建成一个国际性的抗震减灾建筑示范区,一个温馨宜居的精品旅游小镇,一个汶川特大地震震中纪念地。重建中,所有国内外已经成熟了的抗震新技术、新材料都在映秀有所体现,堪称国内目前最坚固、最安全的建筑;在规划思路上,瞄准旅游业,居住小区可转化为商业街区,商业街区可转化为旅游景区……目前,城乡住房建设全面完成,受灾群众全部搬入新居。

 

    尽管在映秀镇的考察采访时间很短,但给每个人的感受却很震撼。白墙青瓦的川西民居,石墙灰顶的羌寨石阁,粉墙金瓦的藏式小楼,一条条纵横贯通的街道,一片片爬满葱翠绿色的山坡,一张张洋溢着幸福微笑的脸庞……这个在大地震中几乎被夷为平地的小城,已将旧日的伤痛翻过,忙碌的谱写着自己美好的未来,在让我们见证灾后重建伟大奇迹的同时,更向世界昭示了举国救灾的“中国模式”,还有中国人自强不息、感恩奋进的精神和力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