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小心,我见证了一个平凡而感人的捐资助学善举

标签:
张海华祁东宋体肖美玲资助教育 |
分类: 社会评论 |
一不小心,我见证了一个平凡而感人的捐资助学善举
高福生
2月22日下午,笔者有幸见证了单位同事张海华及夫人热心资助祁东一中一位高一女生的善举。这是一次很平凡、很平静的资助,没有记者随行,没有惊动当地官方,只有笔者这位“祁东通”受邀为其带路。但在不到三个小时内发生的点点滴滴,却令我眼角潮湿,使我对生命、生活、爱心等有了一种新的感悟,让我产生了把这个感人的故事记录下来与大家分享的冲动。
16岁,正是对未来充满梦想的年龄。祁东县黄土铺镇楠木村的肖登辉、肖美玲这对龙凤胎兄妹的梦想天空却已经黯然失色,因为,他们的父亲身患尿毒症晚期,家境贫寒,为给父亲治病,他们都甘愿放弃学业,南下广东去打工。相亲相爱的小兄妹竟以抓阄的方式决定谁留下读书,谁出去打工……
当日下午3时,在去祁东的路上,张海华边开车边掏出一张剪下的报纸递给我。这是一张2月21日的《衡阳晚报》第7版,《兄妹抓阄决定谁继续读书》的标题一下便吸引了我的眼球,上述那些文字描述使我一下子就明白了张海华夫妇此行的目的。张海华告诉我,昨日上班看见这条新闻后,他就突然产生了一个想法,资助这对双胞胎的哥哥或妹妹完成学业,并第一个向报道这一新闻的当事记者打去电话,表达了这份心意。
张海华早年当兵期间曾在祁东工作过一年,至今仍保留一份浓郁的“祁东情结”。现在衡阳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工作的他,工作勤奋,为人低调,生活节俭,在单位口碑甚好。他上有老,下有少,孩子也在上高中。虽然他爱人在开发区经营一家“食知有味”的小餐馆,效益较好,但并非人们想象中的大富人家。当我知晓他这一瞬间产生的善举之后,敬意油然而生。他告诉我,如果新闻报道属实,他愿意资助兄妹中的其中一人直至大学毕业。
一个小时之后,我们到达祁东一中,直奔校办公室。祁东一中主管教学的赵洪荣副校长和校办许主任听到张海华夫妇的来意后,很是吃惊。他们也是才看见报上的新闻,没想到这么快就有人找到学校献爱心来了。赵副校长告诉我们,报上登载的情况属实,去年,妹妹肖美玲以第一名、哥哥肖登辉以前十名的中考成绩从黄土铺中学毕业,考入省示范性高中——祁东一中,兄妹俩在校表现优异,去年双双获得了国家助学金。今年开学后,鉴于两兄妹的特殊情况,学校在两人均未交纳学费和生活费的情况下,已先期接纳两兄妹报到入学。
在张海华夫妇的要求下,学校从教室找来了肖登辉、肖美玲兄妹。张海华简单询问了两兄妹的家庭和学习情况,感受到他们抓阄决定谁继续读书的举动实出无奈,两人“想读书”愿望比任何人都强烈。经过谈话,张海华夫妇决定资助个子单小的妹妹肖美玲,不仅承担她现今每期3400元左右的学费和生活费,还将资助她读完大学。而“回报”则是:勤奋学习,每期报告一次学业情况,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大学,用知识来回馈社会,孝敬父母,传递爱心。面对这份突然而来的“爱心”,肖美玲频频点头,潸然泪下……
怕影响两兄妹的学习,短暂的见面之后,张海华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便叮嘱两人返回教室上课。随后,在赵副校长的陪同下,张海华夫妇去学校总务处替肖美玲交纳了本期3400元学费和生活费。现场见证这一幕的几位老师纷纷感言:小女生肖美玲遇见了贵人。
静悄悄的来,静悄悄的去,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恬静,但笔者的内心却“波浪翻滚”。这些年来,捐资助学,为贫困生圆读书梦已成为一道亮丽风景。“风景”中有许多催人泪下的故事,但亦不乏籍此扬名作秀、虎头蛇尾、有始无终的功利之士。而我更看好这种不虚张声势、发自内心的“一对一”直接资助,这样的善心人士多多益善。我们的社会亦将因更多这样的“平凡”而和谐,在平凡精神的感召下,亦会有更多的人情系贫困学生,奉献自己的爱心。
附《衡阳晚报》2月21日报道:
父亲身患尿毒症晚期 兄妹抓阄决定谁继续读书http://wb.hi0734.com/html/2011-02/21/content_4972.htm?div=-1
本报讯 16岁,正是对未来充满梦想的年龄。祁东县黄土铺镇楠木村的肖登辉、肖美玲这对龙凤胎兄妹的梦想天空却已经黯然失色,因为,他们的父亲身患尿毒症晚期,家境贫寒,为给父亲治病,他们都甘愿放弃学业,南下广东去打工。相亲相爱的小兄妹竟以抓阄的方式决定谁留下读书,谁出去打工。
“我们不读书了,一定要给爸爸治病!”
患尿毒症的父亲叫肖战阳,今年38岁。市中心医院主治医师陈铁领告诉记者,肖战阳目前虽然已经脱离生命危险,但他也只能靠血液透析来维持生命。因经济困难,目前他已转院至祁东县人民医院。
兄妹俩的母亲身患肾结石、肾积水,但她一直拖着浮肿的双腿帮别人打零工以维持家用,奶奶62岁了还在工厂里扫厕所,63岁的爷爷在外地修高速,叔叔肖建勋结婚不久,刚欠下大笔房贷。
为了保障两个孩子的前途,肖家人痛苦地决定放弃对肖战阳的治疗,要将仅存的4000元钱留给两兄妹作学费。
大年初四,从外婆家回到家里的两兄妹听到这个决定后,双双跪在冰冷的地上,抱着叔叔婶婶的腿,大声痛哭着说道:“我们不读书了,一定要给爸爸治病!一定要给爸爸治病!”一家人唯有以泪洗面。
抓阄结果:妹妹打工,哥哥读书
“我在电视里看到过电焊,我想出去打工,靠做电焊挣钱,”肖登辉说,“我是哥哥,我先挣钱给爸爸治病,读书以后还来得及;妹妹还小,应该先去读书”。
妹妹肖美玲却说:“哥哥将来是家里的顶梁柱,不能让哥哥辍学。我是女孩子,少读点书没有关系。”
两个人争执不下,谁也没能说服谁,于是,就在家人入睡的时候,兄妹俩以抓阄的方式决定让谁留在学校读书,谁出去打工。透过月光,窗户下两兄妹看着泛白的2个纸团,一张里面写着读书,一张里面写着打工。抓阄的结果是:妹妹去打工,哥哥留下继续读书。
兄妹俩表现优异,双双获国家助学金
“稚嫩的双肩如何能够承受如此的重担!”昨日,龙凤胎兄妹的叔叔肖建勋、婶婶黄志君向记者求助,讲述了这个令人感动的故事。
在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去年,妹妹肖美玲以第一名、哥哥肖登辉以前十名的中考成绩从黄土铺中学毕业,考入省示范性高中祁东县一中,兄妹俩在学校表现优异,还双双获得了国家助学金。
采访结束后,懂事的兄妹俩特地向记者请求,请提供捐助的爱心人士一定要提供姓名和联系方式。
当你看到这个感人的故事时,能否伸出你的手,献出一份爱心?让我们一同捧起龙凤胎兄妹美好的未来吧,让他们继续在校园实现未完成的梦想。
爱心人士可与记者联系,记者将为你传递爱心(记者手机:18773416785)。
(晚报记者 罗文鹏)
-
DSC01645.jpg (751.12 KB)
下载次数:0
2011-2-23 17:58
http://f2.rednet.cn/attachments/month_1102/1102231758d560ea9f705ad257.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