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山木“送礼清单”露出了“公贺新禧”之羞

(2011-01-24 09:35:59)
标签:

贺新禧

西安

宋体

山木培训

文强

杂谈

分类: 政经评论

山木“送礼清单”露出了“公贺新禧”之羞

高福生

 
    1月20日,一个“山木培训(中国西安)2010新春送礼关系一览表”的网帖在天涯等论坛里风传。“送礼名单”涉及51人,单位、姓名、职务、重要程度、手机、单位地址、本次新年送礼以及是否新加入等多项内容十分详实。尽管新春送礼的数额不大,送礼对象的职位并不算很高,但却多是相关管理部门人员,且主要集中在教育和城管等部门。(1月23日《南国早报》)http://ngzb.gxnews.com.cn/html/2011-01/23/content_490787.htm
 
    对此,有网友认为是小题大做,也有网友认为有关部门应该调查一下是否属实,更多的人则关注送礼的金额,甚至有网友戏称学校送礼“太抠”。笔者则见怪不惊,在传统春节来临之际,这份“送礼清单”不过是放大了“公贺新禧”的潜规则,最多“500元卡一盒茶”的礼单,与现今某些国家机关、单位出手阔绰的“公贺新禧”相比,简直是小屋见大巫。
 
    几年前,笔者就撰文对“公贺新禧”进行过抨击。时至今日,“公贺新禧”之风并没有得到收敛,反而变本加厉、花样迭出——有的给上级送土特产,名曰做广告,扩大地方知名度;有的给有权部门和个人送“信封”、发“奖金”,名曰资询费、指导费;有的给有权人家的老人、小孩塞红包和有价证券,名曰“压岁钱”;有的是单位之间互相送礼,公家出钱,个人得利……
 
    尤须警惕的是,由于“公贺新禧”发生在春节这个其乐融融的的特定环境里,早就变成了你知我知大家知的公开秘密。对那些平时有所求又不好明示、想送礼又怕惹人眼的“公贺”者来说,借此机会“曲径通幽”,既达到了个人或单位的某种目的,又免去了行贿的嫌疑;而收礼者也以所谓的“人之常情”聊以自慰,对这种“含金量”越来越高的“公贺”,心安理得地“笑纳”。
 
    说实在话,春节前后,亲朋好友之间,礼尚往来一下,无可厚非。但“恭贺”变身“公贺”,直奔权力和职位而去,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与腐败有染。已被判处死刑的重庆公安局原副局长文强曾在法庭公开曝料:全局几十个下属单位,每年春节都会给他“公贺”一两万元礼金,目的是想得到他的“关照”和“提携”。如果文强是一介光头百姓,会有那么多“公贺”红包“光临”他的口袋吗?
 
    今次,山木培训的“送礼清单”粉墨登场,尽管所涉金额不大,但透过其送礼对象多为区级教育、城管及公安等政府部门,以及标注的“重要”、“一般重要”等字眼,明眼人都能看出一点道道来的,可当作一个“公贺新禧”的样本来解剖。我想,这样的“送礼清单”,不少单位都有,如果保密工作做得不好,说不准哪天也会在网上“走光”。而如何从制度上设防,让公务人员不能也不敢“公贺”,纪检监察机关尤需努力。因为,对付此等“顽疾”,绝非发几个通知或“禁令”就能管用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