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网络问政”的岳阳范本来点掌声
高福生
事实上,算上本次对话,主政岳阳六年的易炼红,已是第三次接受红网专访。不过,此次易炼红与主持人和网友面对面,网友们所提的问题,已没有了过去那种“火药味”,显得平和而富有理性,而易炼红的回答也很平实,一点也不做作。这些迹象表明,不只是易炼红,也不只是岳阳,在整个湖南,“网络问政”在历经“风生水起”之后,已变得“波澜不惊”,成了一种常态,变得更加成熟而理性。
细心的人们注意到,易炼红对网络“情有独钟”并非浪得虚名。此前有报道称:易炼红只要没有特殊情况,就坚持每天上两次网,早上起床后和晚上睡觉前各一次,发现重大网络舆情后,他会立即和相关部门负责人联系,对其工作做出指示;对于下属官员向他反映的舆情,他会做出批示,要求有关部门处理;此外,他还会要求定期举办一些活动,如组织网友座谈,只要邀请,他都会参加。
更让网民称道的是,去年年初,易炼红牵头组建网络舆情专门小组进行调研,经过三个多月的专题调查研究,最后形成了有关网络舆情研判的政论文章《积极对待网络舆情,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关于网络舆情的调查与思考》,先后刊发在新华社内参、人民日报内参、湖南省委内参等七个内部刊物上。今年元月,岳阳县两位普通网友,因长期在网上建言,经过组织考察了解和相关程序,被增补为县政协委员,首开全国先河。如何利用互联网这个平台凝聚民心、吸取民智,易炼红已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独具特色的岳阳范本——
引导而不是堵塞。众所周知,网络是把双刃剑,只要引导有方,理性面对,才能为我所用,掌握主动权。在本次对话现场,易炼红对所有在场职能部门负责人提要求,“对网络、对网友、对网上所反映的社情民意要尊重、要包容”。此前,易炼红也多次要求岳阳党政官员正视网络的严峻挑战,重视而不漠视,用网而不弃网,要主动而不被动,把网络作为日益强势的新兴媒体来对待,把关注网络舆情当作一种工作常态来坚持,把处理网络舆情当作一种能力来锻炼。
回应而不是回击。去年,岳阳市发生了一起凯迪拉克车撞人事件,车主当街大叫“老子有钱,撞了就撞了”,并纠集社会青年殴打围观人员。网民纷纷对车主的背景进行猜测,对办案部门能否公正执法表示质疑。此时,如果沉默不语,就会谣言满天飞;而如果以牙还牙,则会越辩越乱,越吵越凶,成为不满情绪的导火索。岳阳的做法就是矛盾面前不回避,质疑面前不遮掩,指责面前不冲动,回应而不回击。他们立即责成公安、交警部门从速从严查处,同时主动回应网民关注的热点问题,耐心解释,澄清真相,便事态很快得到了平息。
合唱而不是独唱。网络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双向交互,受众可以随时发表观点和看法。这就要求党政干部调整心态,与网民平等交流沟通,及时回复网民的疑问和诉求,对反映的问题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进行处理,切莫头脑发热,一删了之。网友拍砖、灌水、提问时,也要理性,发表自己的真知灼见。同时要充分发挥网络意见领袖、草根英雄的作用,适时组织论坛版主引导网上舆论热点,形成正面引导、包容多样的网上舆论氛围,变被动为主动。
解读“网络问政”的岳阳范本,我们看到,一个“理性”的网络问政时代,伴随着“潇湘新乐章——唱响‘四个湖南’红网市州行”,已从岳阳出发,携雷鸣般的掌声同行,正向我们款款走来。期盼更多的地方官员像易炼红一样,善待网络,善用网络,利用互联网这个最低碳最便捷的新型平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倾听底层的声音,舒缓社会矛盾,畅通民意表达,共同唱响“网络问政”的《春天里》,谱写“四化两型”新篇章。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