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响“对我监督”、“把我盯住”需要底气
高福生
11月1日,长沙市率先在全省开展党员领导干部向上级、同级党委全体(扩大)会议公开述廉,并邀请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新闻媒体以及人民群众参与监督。湖南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陈润儿带头向大会公开述廉,报告履行“一岗双责”和廉洁自律的情况,他坦诚地希望大家“对我监督”、“把我盯住”。(11月2日
《长沙晚报》)cswb.changsha.cn/CSWB/20101102/Cont_1_1_147245.HTM
长期以来,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的廉洁自律情况较为“隐秘”,年终岁末的述职述廉大多是“内循环”、“自画像”。由于见光度不够,一些“一把手”把单位的成绩、集体功劳全部归于个人名下,而缺点与不足却一笔带过,也很少有“一把手”底气十足地叫响“对我监督”、“把我盯住”。因而,其廉洁自律情况到底真实不真实,全面不全面,可信不可信,很难让公众做出客观判断和正确评价。
众所周知,“一把手”在一个单位、一个地区居于重要位置,发挥着关键作用,其权力越大、责任越大、风险也越大,因此对其要求就要更高、监督就要更严。多年来的反腐实践告诉我们,“一把手”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立得住、站得稳、行得正,就能够更好地担负起反腐倡廉的领导责任,把一个班子带好,把一支队伍带好,把一方风气带好。反之,则是“头羊迷途,群羊难返”,影响一个班子,带坏一支队伍,败坏一方风气,贻误一方事业……
过往在监督问题上,不少“一把手”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三易三难”,即一段时间自觉接受监督易,仕途上长久自觉接受监督难;不当“一把手”时自觉接受监督易,当上“一把手”自觉接受监督难;无关大碍的事情上自觉接受监督易,“伤筋动骨”的事情上自觉接受监督难。更有甚者,视监督为洪水猛兽,对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认为是党组织不信任自己;对领导班子内部同志之间的监督,认为是跟自己过不去;对自下而上的群众监督,认为会使自己丢面子、失威信……
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不自觉接受监督、想方设法逃避监督,现实生活中,一些
“一把手”成了典型的“一霸手”——决策一言堂,权力一把抓,用人一朝臣,花钱一支笔,言论一个音。由此引发的“一把手”违法犯罪的案件也居高不下,而且涉及人员的地位越来越高,金额越来越大。如众所周知的沈阳“慕马”腐败案,涉案人员中就有17人是党政“一把手”。2007年,邵阳市纪委所查处的有影响的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的案件,大多涉及“一把手”。
敢于叫响“对我监督”、“把我盯住”是需要底气的。窃以为,这份底气来源于三个方面:在思想上自觉接受监督,经常审视、检查、评判自己,及时拂去头脑中不健康的“灰尘”;在行为上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耐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管得住身手,用“其身正,不令而行”的人格魅力去影响“身边人”;在工作上不断完善监督制度和细则,保证权力运作的规范性和依法行政的权威性,防止滥用权力和权钱的“幕后交易”。如果平时专横跋扈,财务一支笔,用人一言堂,人权一把抓,谁监督他,就给谁穿小鞋,搞打击报复,是不敢叫也叫不响的。
期盼更多的“一把手”像陈润儿这样,叫响“对我监督”、“把我盯住”。当务之急,不仅要有主动请百姓对公权力实施监督的勇气,敢于理直气壮地向全社会喊出“对我监督”、“把我盯住”的口号,更要采取有效措施,解决“监督什么”和“如何监督”的难题,让公众能有针对性地实施监督、大胆进行监督。如此,落实《廉政准则》才有载体,预防腐败机制创新才真正进入了“深水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