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代表缘何“集体失语”?
(2008-11-24 12:56:55)
标签:
杂谈 |
分类: 政经评论 |
企业代表缘何“集体失语”?
11月21日,岳阳召开经济环境面对面会。这是一次尴尬的面对面:政府职能单位与企业主面对面,政府职能单位与本单位被摄入暗访镜头中的“丑事”面对面……面对镜头中自己单位被曝光的“劣行”,相关部门领导干部们坐立不安,羞愧不已。在暗访时愤愤不平的企业主们,面对齐齐到位的相关部门领导干部,却无人敢当面质问,集体失语。(11月22日《潇湘晨报》) http://xxcb.rednet.cn/show.asp?id=934884
不可否认,岳阳市纪检监察部门此举做得是够“绝”的,通过对部分重点企业和重点工程经济环境方面的问题进行测评和暗访,精心制作了13分钟的“揭短”短片,作为优化经济环境“面对面”会议的“开篇语”,使一些平时不易看到的极少数行政执法部门的作风问题和“三乱”行为在大庭广众下原形毕露,让29家市直部门及各县区相关负责人如坐针毡,甚至“惊出一身汗”,其立竿见影的效果是无可置疑的,令人击掌叫好!
在笔者的印象中,诸如岳阳企业主们集中反映的行政审批手续办理缓慢、执法不公,随意性大、服务意识不强,不少执法部门到企业执法不是主动服务,而是找问题进行罚款,只收费不服务等问题,在哪都有,只不过是程度不同而已。前不久广东省情调研中心发布的《广东民营经济发展态势及问题分析报告》显示,44%的民营企业家反映自己经常忙于跟职能部门跑关系忙公关而耗费精力;高达60%的企业家曾因为有关职能部门效率低、办事拖拉、程序繁杂而丧失发展新项目机遇……
按理说,纪检监察机关搭建这样一个“面对面”的交流平台,企业主们完全可以将平时积聚的苦水和不满一股脑儿发泄出来,甚至还可以当面质询某个局领导,讨个公正的说法。然出人意料的是,这样预想的“看点”并没有如期发生,反而出现了极富戏剧性的一幕——尽管主持人诚恳地一再鼓动:可以提问,可以交谈,可以质询,但企业代表们除了沉默还是沉默,陷入了集合失语中。
目睹此情景,很多职能单位负责人都松了一口气。但岳阳市委常委、纪委书记康代四却难抑激动之情,拍案直言:这种沉默才是最可怕的,也是一种悲哀。此语颇耐人寻味。平时在接受投诉时问题多多,暗访时企业主们也愤愤不平,面对面交流时却集体失语,其心态不外有二:一是怕受到打击报复,毕竟以后还要与职能部门打交道,到时“吃不了兜着走”更难;二是提出问题后也不能解决,提了也是白提,不如当个老好人。
精心打造的一个交流平台竟成了失语平台,这种“无声”胜于“有声”,说明了企业代表对政府部门极度不信任,极度没信心,对相关部门领导来说,不亚于打了一记响亮的耳光。窃以为,应当继续扩大“暗访揭短片”的震憾效应,将相关部门的“劣行”在电视台公开播放,并进行恰当点评,让群众、创业者和这些部门的上级知道他们到底“坏、差”在哪里,从而产生“焦点访谈”、“新闻调查”般的效应,真正从神经上触动他们。
发生在岳阳的这一咄咄怪事警示我们: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今天,行政执法部门如果不紧紧抓住规范权力运行这个“牛鼻子”,不在进一步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压缩行政执法与处罚的“弹性”上下力夫,满脑子依旧装的是收费、罚款,拟或是为了完成罚款任务故意到企业找茬、挑刺,那么,面对面时集体失语的“荒诞剧”还会再度上演。
高福生
前一篇:遏止“小村官大腐败”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