聘“三员”监督干部“两圈”,好!
高福生
领导干部一天做些啥,随时有双眼睛在盯着。重庆北碚区纪委、监察局在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群众中,聘请一批特邀监察员、部门行风评议员、社区观察员,“三员”齐下,对领导干部的社交圈、生活圈进行全面监督,构建起“三员两圈一网”的监督网络。去年公选干部时,就有数人在“三员”监督下名落孙山。(10月19日《重庆晚报》)http://cqwb.cqnews.net/webnews/htm/2008/10/19/304889.shtml
近年来,随着经济成分、利益主体、生活方式、价值取向的日趋多元化和人们对外交往逐步增加,“社交圈”、“生活圈”已成了滋生腐败的重要温床。现实生活中,不少领导干部充当着“两面人”角色:工作圈道貌岸然,在单位和同事中“口碑”甚好;生活圈和社交圈庸俗不堪,业余生活见不得“阳光”,或酗酒桑拿,或聚众赌博,或依红偎绿,或买官卖官,甚至行贿受贿……群众称他们是八小时之内的“正人君子”,八小时之外的“花花公子”。
古人云:人以类聚,物以群分。领导干部的“两圈”与普通人一样,处于“自由状态”,是一种“原生态”,如同一面镜子,能真实地映照出他们的群众观、权力观、利益观、政绩观、荣辱观。不难想像,一个热衷于从狂歌劲舞中获取刺激,从灯红酒绿中领略潇洒,从封建迷信中寻求寄托,打麻将一夜两夜不睡,钓鱼五趟六趟不累,喝酒七两八两不醉,整天与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称兄道弟,和蝇营狗苟的人打得火热的干部,会“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有人说,“社交圈”、“生活圈”属隐私范畴,将监督视角向其延伸是滥用公权。然而,领导干部是毫无疑义的公众人物,他们掌握着重要的公共权力,可以支配大量的公共资源,与娱乐明星相比,他们的行为更受大众关注,直接关系到每个人的利益。因此,对他们“两圈”进行有效监督并形成机制,让他们时时处处慎独、慎始、慎微、慎终,不仅是对以往工作偏差的纠正,也是对领导干部的政治生命负责,能有效防止用人失察、带病上岗、边腐边升等腐败行为发生。
由是观之,北碚区充分发挥社会各界人士对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作用和参谋咨询、桥梁纽带作用,聘请“三员”监督领导干部“两圈”,对那些“不进家门进酒楼者,不顾家庭养情人,不叫姓名称哥们”的领导干部来说,无疑是一种震慑。这样的好举措宜日臻完善、推而广之、并成为一种常态。期待各级领导干部对此产生足够的敬畏,纯洁自己的社交圈,净化自己的生活圈,规范自己的工作圈,管住自己的活动圈,做一个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抗得住诱惑的“清白官”。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