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白天开会何须关窗开灯拉窗帘

(2008-05-11 15:30:28)
标签:

杂谈

分类: 政经评论
白天开会何须关窗开灯拉窗帘
高福生
 
    5月8日,四川省省级机关节能降耗工作会议在成都某宾馆举行。宽敞的大会议室里,五盏大吊灯全部打开,每一盏大吊灯上数十个灯泡同时发出的光亮使整个会场显得灯火辉煌。四周关闭的窗户全贴着彩色的隔离纸,隔断了室外明亮的自然光。副省长李成云在针对会场这种反常现象提出了批评。宾馆工作人员关掉了五盏大吊灯,会场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5月9日《华西都市报》)http://www.totalmedia.cn/look/?u=1789
 
    在公众的印象中,会场的照明浪费,远虽成都这一处。凡稍微有点上档次的会议,即便室外晴空万里,艳阳高照,室内却是窗户紧闭,窗帘拉得严严实实,弄得伸手不见五指。等到与会人员一进场,吊灯、壁灯、射灯次第打开,一片灯火辉煌。这种“不要阳光要灯光”的“开会模式”,可谓比比皆是,以至于习惯成了自然,似乎不拉上窗帘不打开电灯反而不像开会了。
 
    笔者还注意到,针对这种浪费现象,也不止李成云副省长“就事论事”,提出严肃的批评。2006年6月,珠海市委书记方旋到某局参加座谈会时,看到室内照明灯连排,而窗户紧闭,窗幔垂挂,质问白天开会何须拉窗帘开灯,当即请工作人员拉开窗帘,关掉灯光,关闭空调;上海市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会场上也出现了一则同样的“花絮”:市领导在谈到上海节能降耗的目标时,顺便就把会场的灯光照明系统作为“反面教材”予以批评。
 
    不过,批评归批评,在短时间的“立竿见影”之后,这种“ 关窗开灯拉窗帘”式的会议“景观”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消弥,反呈愈演愈烈之势。从各级人大、政协会议到党政部门工作会议,不少都是大门一关,窗帘一拉,在灯火通明中进行,甚至还有不少领导在这种特殊的场合,大谈从细节入手,从小事做起,节能减排。群众每每从电视上看到这样的“镜头”,多是掩口而笑。

    要知道,我国是一个“会议大国”,全国每天有多少个会议在开,恐怕不是一个小数目。如果每次在大白天召开会议时都要拉窗帘、亮大灯,那将浪费多少电能?早些年,媒体曾披露过一个数据:办公场所的人均年用电量,相当于居民人均年用电量的19倍。由此来看开会“关窗开灯拉窗帘”,虽然是“小事”,但集腋成裘,聚沙成塔,“小事”背后的浪费恐怕也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由是观之,在白天开会不开灯这件小事上,政府部门理应率先垂范,让“拉开窗帘说亮话”成为常态。政府节能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题中要义,不仅可以减少公共财政支出,更是一种导向。不要总是等到闹“电荒”时才想起节电,也不要总是在召开“节能减排”会议时才就事论事、寻找“反而教材”,而是要远离“批评秀”,从平时做起,从每一次白天开会都拉开窗帘做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