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喜见“隐性政绩”走上考评前台

(2006-07-14 20:28:32)
分类: 政经评论
喜见“隐性政绩”走上考评前台
http://www.rednet.cn   2006-7-13 21:22:20   红网  字体: 【 】 [发表评论]
·呵护“傻根”就是呵护我们自己 ·火车穿越城区可否不鸣笛
·博士弃妻:婚姻定理背后的必然结局 ·莫以“小困难”限了“大自由”
·穿西服,就别穿拖鞋! ·这个女孩在干什么?

  政绩并不冒尖且经济落后的偏远乡镇——四川大邑县金星乡的乡党委书记曹德军,最近在县里组织的年度干部考评中被评为优秀个人,这事犹如夏日里的一道凉风,让该县的干部觉得心里爽。他们说:“县委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干部考评中动了真格,以后可不能两眼只盯住GDP。”(7月13日《人民日报》)
  
  政绩,是干部任职期间做出的成绩,它是选拔干部、考核工作的重要依据。政绩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政绩”通常是指在GDP增长、引进外资、财政收入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它容易衡量且普遍被上级部门所重视;“隐性政绩”往往是一些基础性工作,时间长、收效慢,不起眼,有的甚至需要几届政府班子的共同努力才能做完,却能使地方长远受益,比如发展教育,比如进行思想文化建设,比如修建基础设施等等。
  
  与“显性政绩”相比,“隐性政绩”更具有实质意义,它凝聚了干部长远的眼光,宽广的胸怀,务实的努力和默默奉献的精神,体现了一个地方的人民对政府的归附信赖程度。但现实生活中,由于考核体系的不完善和某些考核指标的空缺,有些干部投机取巧、追求短期效益却受到了褒奖,得到了重用,而那些埋头苦干、扎实做事、注重长远社会效益、创造“隐性政绩”的干部反而受到冷落,甚至被认为思想保守、缺乏开拓精神。
  
  在这样一种“大气候”下,个别地方领导干部急功近利、心浮气躁,不太愿意做见效慢、但能让群众长期得实惠的工作,而是盲目追求高速度和轰动效应,热衷于短期行为和华而不实的“面子工程”、“形象工程”。这样的政绩,虽说“亮在电视里、印在报纸上、挂在口头边”,有声有色,赏心悦目,实则“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劳民伤财。此类政绩越多,人民群众受害愈深,国家利益受损愈重。
  
  让“隐性政绩”走上干部考核评优的“前台”,需要一种机制来支持。任期有限,事业无穷。我们的干部制度不是终身制,然而我们的事业要发展,要进步,必然要求各级干部具有前人栽树,后人乘凉,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和大局意识,既要干见效快的大事,也要着眼长远,干那些能给群众带来长远利益诸如饮水用电、住家行路等小事、实事,保证民生安康、社会稳定、人心归附。这样的“隐性政绩”,虽然不容易一时“出彩”,但影响长远,功德无量。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大邑县根据不同类别、不同岗位的干部所履行职责的不同,设置不同的考核指标,强化“显性政绩”与“隐性政绩”相结合,历史基础与现实努力相结合,个人贡献与集体成果相结合,无疑是干部考核评价体系的大胆创新,令人击掌叫好。只有让更多的“隐性政绩”显山露水,且作为重点,才能全面、准确地识别和评价干部,公正、公道地对待干部,才会让“面子工程”、“路边工程”等虚假的“显性政绩”胎死腹中、寿终正寝!


[稿源:红网]
[作者:高福生]
[编辑:潇湘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