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海棠花溪

(2022-05-05 10:42:41)
标签:

旅游

文化

分类: 短篇散文

海棠花溪,很好听的名字。花成溪,潺潺流淌,一定特别动人,京城就有这样一道景色。

很想去欣赏这个风景,一打听原来就在离家不远的元大都遗址公园内,记得前几年也到过那里,只因季节问题,错过了观赏时机。京城春天太美,好景太多,竟一直没顾及此景,今年可要抓住了。

元大都遗址公园,京城一个带状的开放式公园。几百年前的元朝,把北京作为首都,开启了北京做国都的纪元,并进行了规划建设,奠定了今日北京城市的基本格局。古代的城都要有城墙作为防御,元大都的城墙是夯土建成,周长28公里多,高1012米,基宽2024米,顶宽1015米。由于夏季多雨,土城墙容易被雨水冲刷倒塌,本想用砖石包裹,因财力不足作罢,便收割芦苇编席覆盖,称为“苇城”。再后来惧怕起义百姓放火焚烧苇席,改为有坍塌之处临时修补。挺有意思的,没想到北京的城墙还有这样的历史。几百年过去了,北京城发生了巨变,元朝的土城墙自然退出了历史舞台,但留下了延绵数公里的土垣、高低不平的土坡,便在上面植树,周围栽花种草,还清理整治了城墙边的护城河,现叫“小月河”,建成了“元大都遗址公园”,供人们休闲游览,成了京城靓丽的景观。

元大都遗址公园全长十余公里,分海淀、朝阳两段,里面生长的树也各具特色,“海棠花溪”是元大都遗址公园十景区之一,种植着西府海棠、贴梗海棠、金星海棠、垂丝海棠等品种海棠树2000多株,成了海棠花的世界,想是一定很美丽壮观吧。

四月初的一天,阳光明媚,春风轻拂,经过疫情防控检查,我兴奋走进位于奥林匹克公园、中华民族园南侧的“海棠花溪”。一进大门就见游人如织,从京城四面八方的来客熙熙攘攘,有的地方已是摩肩接踵了。疫情期间,大家都戴着口罩,但丝毫没有影响赏花的兴致,人流游动在繁花似锦的花海中。

海棠花是中国的传统名花之一,娇艳动人,被喻为“国艳”,有“花中神仙”、“花贵妃”、“花尊贵”的称号历代文人墨客题咏不绝一代大文豪苏东坡也为之倾倒,有诗曰“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因此海棠雅号“解语花”。由于海棠花栽培历史悠久,深受人们喜爱,后来人们发现了与它花形相似的植物,往往就以海棠来命名,如秋海棠、四季海棠,丽格海棠等等。

先站在高处瞭望,小月河两岸,元大都城墙遗址土垣下,千树万树海棠花开,沐浴阳光,跃跃欲试,以它们美的身姿,拥抱着春天,真有宋朝杨万里二月十四日晓起看海棠八首·花密无重数诗中所云:花密无重数,看来眼转迷。化为花世界,忘却日东西。

迫不及待地奔向一棵海棠树下,细观它的容颜,满树花开正艳,一朵花五六花瓣,花边粉红,花朵洁白,花蕊黄中带红,外有绿叶衬托。元朝元好问的《同儿辈赋未开海棠诗曰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倒把此时的海棠花描写得有声有色。

继续在海棠花中穿行,仔细欣赏着婀娜多姿的花枝,发现它们也是别具一格。有的枝杈被花簇拥着伸展向上,带着豪情冲向蓝天,显示着它们娇柔的美丽;还有包裹着火红花的枝杈竟弯腰向下,学干枝梅成圆形,招引着人们流连忘返;更有多棵高耸的海棠树,举着纷纷扬扬的花朵,互相争艳,落英缤纷,构成迷人的图景。元朝诗人欧阳玄为浪溪题折枝海棠曰:点缀春风只一枝,此花犹是半开时。更令老杜如今见,便是无情也赋诗。点出了见到海棠花的美妙心情。

目不暇接停在一棵雪白花的海棠树下,惊奇地发现花儿是那么纯洁,如白雪、如白云,没有一点瑕疵,阳光照耀着,花朵闪着白色光芒,叫人爱不释手,不忍离去。但这时向远处一瞥,忽见了一片火红,还有一些人站在一旁,赶紧奔去近旁。这里有几棵不太高的海棠,满树盛开红红的花朵,娇艳无比,红花绿叶蓝天白云,树周围的绿草上铺满了鲜红落英,好美啊!怪不得人们聚集在此,纷纷留影。倒应了宋朝吴芾和陈子良海棠四首·花间春色丽晴空诗的情景:花间春色丽晴空,恼我狂来只绕丛。试问妖娆谁与比,一株胜却万株红。

将要返回了,出门前回望,小月河水清澈透底,这是前些年首都治理河道,途经城里的河道都用水泥浇筑,并设人清理维护,严禁污水排放,河水变清了。此时海棠花瓣已随春风洒满河面,红的、粉的、白的,随着潺潺流水飘飘荡荡,把水面装扮得引人入胜,成了名副其实的“海棠花溪”。真是依依杨柳已藏鸦,风度莺声到碧纱。洗尽春光边夜雨,海棠赢得雨三花。

海棠花溪

海棠花溪

海棠花溪

海棠花溪

海棠花溪

海棠花溪

海棠花溪

海棠花溪

海棠花溪

海棠花溪

海棠花溪

海棠花溪

海棠花溪

海棠花溪

海棠花溪

海棠花溪

海棠花溪

海棠花溪

海棠花溪

海棠花溪

海棠花溪

海棠花溪

海棠花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参观鸟巢
后一篇:不当烟民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