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同窗踏青在西堤

(2022-03-27 16:58:52)
标签:

图片

旅游

分类: 短篇散文

             同窗踏青在西堤

颐和园是北京著名的皇家园林,早已闻名天下。

它位于北京海淀区,也是我经常光顾的地方,上中学时,我的母校北大附中离颐和园不太远,闲暇时常去那儿游玩,特别在“文革”停课期间更是如此。那时号召去大风大浪中锻炼,到江河湖海里游泳,北京不靠海,没有江,河也少,倒是有几个湖,像玉渊潭的八一湖、颐和园的昆明湖等,这些湖里都开设了天然游泳场,也是我常劈风斩浪的地方。那时常横渡昆明湖,其实只有600多米,游个来回也不多。

岁月荏苒,几十年过去了,到过颐和园不知多少回了,但总没有完全转遍过,而且对它的历史知晓得不完整。2022年,春还在孕育中,便连着两次再赴颐和园,第一次与一家朋友,第二次与中学同窗。

颐和园的前身清漪园这里原是一片湿地,湿地北面有座山叫瓮山,山前的小湖叫瓮山泊,后改名为西湖。公元1749年,清乾隆十四年初冬,成千上万民工来到瓮山将西湖进行了清淤、疏浚、扩大次年,乾隆将整治后的西湖命名为昆明湖。

在瓮山西湖疏浚那年,宫廷画师董邦达曾经奉旨南下杭州,绘制了一幅西湖景色全景图。后来,乾隆下江南时,就随身携带这张全景图其中三次是在清漪园建设中。至此可知,乾隆是早有目的、有组织地将江南各地,特别苏杭地区的园林特色复制到清漪园。杭州西湖上有苏堤,昆明湖上就建了西堤西湖苏堤上有六座桥,昆明湖西堤上也建了六座桥就连苏堤沿岸种的柳树也复制到了昆明湖的西堤不一样的是苏堤是笔直的,而西堤是蜿蜒曲折的。

真不好意思,虽然我是颐和园的老游人,来过无数次颐和园,以前竟没走上西堤,只多次登过佛香阁,游过谐趣园,看过大戏台,穿过长廊,在昆明湖里泛舟、游泳。今年踏春才浏览了整个西堤的美色。

与几位同窗踏入西堤,越过界湖桥,进入西堤漫步。西堤的北端游人较少,我们来此时的天气不算晴朗,天雾蒙蒙的,北边的佛香阁、南边的十七孔桥都在朦胧中,想着怕照出的相片也不会清朗,总感到有些遗憾。但越走越觉得周围景色如同水墨画,虽然朦胧,却很淡雅。西堤虽是当年乾隆皇帝仿西湖苏堤而建,但决不是一味的模仿。西堤的侧重点是清漪园整体园林建设的一部分,更注重的是景观。如果说昆明湖北岸万寿山的佛香阁等建筑代表的是皇家气派,那么西堤就是小桥流水人家的百姓情趣

走着走着,忽然先感到堤边柳的迷人排排垂柳,枝条飘逸,芽苞初放,它们在清凉的春风中显得温柔可爱,它们嫩绿的色彩与昆明湖的碧水相衬,叫人体验到春天的含义,又让人领会了“万条垂下绿丝绦”的神韵。还见到几棵老态龙钟的柳被保护在围栏中,皮骨凸露,虬枝盘缠,它们是老了,为西堤的第一代柳,与西堤同庚,据说现存只十几棵了,可谓西堤柳的老前辈,所以受到了特别的尊重和照顾。

继续前行,却不平坦,时而要过桥。这也是西堤的一大特色,可别嫌烦,如果了解它们的含义就会兴趣盎然。西堤上有六座桥从离北如意门最近的界湖桥开始,依次是豳风桥、玉带桥、镜桥、桥和六桥造型各异,除玉带桥外,五桥都是亭桥。

界湖桥因处内外湖分界处而得名。界湖桥上的亭子于1860年被英法联军烧毁,现只剩桥身但不算陡,越过此桥就进入西堤了。

下一桥叫豳风桥桥亭为长方形,重檐四坡顶,是一座屋桥。清漪园时称桑苎桥取自《诗经》中《豳风》命名。以桑苎豳风为桥名都是为了表明帝王对农桑的重视。新旧两个桥名都是与农业有关的,桥的西边有耕织图、机织房、络丝房、水村居一组模仿江南农村景色的景点。豳风桥周围尚存活着少量百年以上的桑树,成为了那段历史的见证。豳风桥的桥身与界湖桥的桥身相比,除尺寸略小外,桥洞的造型也稍有不同,中间的桥洞为方形两边为圆形。桥洞有调节湖水的作用,中间宽大的桥洞下还可穿行小船。桥体形态及所处环境的变化,特别是夏季早上在此处看朝阳从佛香阁慢慢升起过程,异常美妙。

再走就是玉带桥由汉白玉和青白石砌成。桥栏望柱上雕有各式云中仙鹤,雕工精细,形象生动。玉带桥拱高而薄,弧形的线条十分流畅,形若玉带这是当年乾隆从昆明湖乘船到玉泉山的通道。洁白的显示了雕刻工匠们的艺术才能的半圆桥洞与水中的倒影,构成一轮透明的圆月,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浮动荡漾,十分动人。桥下原为玉泉山泉水注入昆明湖的入水口也是帝后乘船至玉泉山的通道。桥为乾隆时建造,距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据说,乾隆皇帝每次去西山必从此桥下经过,不仅因为这座桥交通方便,还因为它造型玲珑秀美。

继续前行过镜桥桥名出自唐代诗人李太白的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的诗句桥上是一座八角重檐的亭子。

镜桥过后是练桥,以桥架在像白练一般水面上得名,桥亭是重檐四角尖顶。西堤最南端的柳桥正在维修,围住不得见,外边临时用钢管支搭临时桥共游人穿行,只待以后再去观赏了。过了这些桥后,就到了西堤另一端,走了七八公里路了,已绕昆明湖一半多,再前行可出颐和园南门或继续观赏颐和园东面景观。

欣赏六座桥的特景时,沿途盛开的桃花也拽住了游人。在西堤的南段,确是桃花盛开的地方,棵棵春桃携手迎春,满树花朵争先怒放,它们把春装扮得美丽动人。驻足欣赏桃花时昆明湖里恰好出现两只野鸭,浮动着翅膀游至桃树下,将碧水画出了阵阵涟漪,不远处又驶来两艘游船,翡翠般的水面静中有动,一幅生动迷人的图画!映蓝天,衬碧水,佛香阁、十七孔桥做幕,有的游人穿着色彩鲜丽的服装留下靓颖。咋一望,一女士深入桃花丛中手持花枝,闻花香、望蓝天,鲜艳服装与花儿媲美,待拍摄完才见此女腰肥体胖,虽然描眉画眼但也有六十开外,感叹她对美好生活的执着,童心未泯。倒是另一处桃花似锦之处,一身材袅袅的姑娘,穿着美丽旗袍,戴一时髦圆帽,举着华丽旱伞,摆着优美姿态供人拍照,这大概是一摄影团体聘请的模特,来西堤进行现场拍摄。此时感悟:生活啊,多么得美好!

同窗踏青游西堤,赏春中景。不知是在景中看画还是在画中看景一步一景,步移景换不可瞻前而不顾后,亦不可顾左而不顾右总是美景看不够。

同窗踏青在西堤

同窗踏青在西堤

同窗踏青在西堤

同窗踏青在西堤

同窗踏青在西堤

同窗踏青在西堤

同窗踏青在西堤

同窗踏青在西堤

同窗踏青在西堤

同窗踏青在西堤

同窗踏青在西堤

同窗踏青在西堤

同窗踏青在西堤

同窗踏青在西堤

同窗踏青在西堤

同窗踏青在西堤

同窗踏青在西堤

同窗踏青在西堤

同窗踏青在西堤

同窗踏青在西堤

同窗踏青在西堤

同窗踏青在西堤

同窗踏青在西堤

同窗踏青在西堤

同窗踏青在西堤

同窗踏青在西堤

同窗踏青在西堤

同窗踏青在西堤

同窗踏青在西堤

同窗踏青在西堤

同窗踏青在西堤

同窗踏青在西堤

同窗踏青在西堤

同窗踏青在西堤

同窗踏青在西堤

同窗踏青在西堤

同窗踏青在西堤

同窗踏青在西堤

同窗踏青在西堤

同窗踏青在西堤

同窗踏青在西堤

同窗踏青在西堤

同窗踏青在西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春到颐和园
后一篇:北京天云山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