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中国最大庄园式建筑群--榆次常家庄园
标签:
旅游图片 |
分类: 短篇散文 |
1968年12月至1971年12月,我曾在山西榆次山区插队三年。那时叫榆次县,从北京来到这个黄土高原上不大的县城后随即就到离城70多里的深山小村,三年里进城很少,直到离开也不知榆次还有那么多的古迹。那个全国最大常家庄园建筑群也是近些年才知道的,去年与今年我两次拜访它,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走近常家庄园,第一个印象就是宏伟,高大的门楼很有气势,因为它只是一个私人的宅院,门前却有护城河护卫。都知道山西人爱敛财,有钱舍不得吃穿却建高楼大院,置备房屋地产,而且还会做买卖、开银号,以钱生钱,光晋中地区就有出名的乔家大院、王家大院、常家大院,这些大院都是多少代人继承发展下来形成规模的。就说常家庄园吧,占地12余万平方米,是最大的晋商大院,也是中国最大的庄园式建筑群。
走进常家庄园大门,一条街道分割了两旁的建筑,布局严谨,整齐有序,堡门、堡墙、街道、园林、商铺、牌楼、堡池、池桥、房屋建筑等形成了庄园整体结构。街道北侧是庄园的宅院建筑区,临街一字排开。宅院区之北是园林区,包括静园及遐园、狮园两个园中园。街道南侧沿街开有各种商铺,是族人生活消费的供应设施,也是庄园的南封闭线。常家庄园以"后街"为纽带,各个宅院彼此紧靠,"临街门户依次开,堡门关闭如一堂"。
1948年,车辋村所在的榆次、太谷、徐沟三县交界地是晋中战役的主战场,"南常"主院"石头巷"遭到很大破坏,"北常"雍和堂正厅被毁。新中国成立初期,"南常"宅院的全部、"北常"后街西面和南面的宅院,大多分配给贫苦农民居住,部分留给常氏后代居住,后街东面北侧的20多个院落收归山西省民政厅所有,安排山西第二残废军人疗养院占用。由此“文革”中才免于遭毁,基本保持了原貌。我们现在所游览的常家庄园就是这部分,只是原常家庄园的四分之一,就这四分之一的建筑也叫游客惊讶不已。
看来常氏家族的始祖不过是一个给别人放羊的长工,但他的后代凭着自己的能力发财发家,经200余年的奋斗竟发展成了三晋有名的大户人家,发展的过程估计按过去的说法叫剥削,而且政权改变后那些积累的财富便无偿分给了贫农,早知如此那常家各代还奋斗什么?想到这些真叫人思索人生应该追求那些而放弃那些,历史社会的发展往往不以人的意志转移,个人终究斗不过社会,也无法预料未来。
另外印象深刻的是常氏家族拥有中国民居中规模较大的书院,名为“石芸轩书院”,该院位于北常后街中端,为园林式建筑,又是常家呤诗作画、陶冶情操和培养族中子第的书廊学府。
看过几个山西晋中大院,感到常家大院不同之处有二,一个是它的后花园的湖,另一个是精美的建筑雕刻。
常家大院的花园里有片水,叫
精美的雕刻包括建筑窗棂的木雕、建筑屋顶的砖雕、建筑墙壁的石雕,刻工精细,巧夺天工。木雕上的窗棱、蔬菜、瓜果惟妙惟肖,垂涎欲滴;砖雕上的动物、脊兽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石雕上的刻字、楹联笔锋犀利,引人入胜。
从常家大院由来出来仍是意犹未尽,中国的古老文化在山西这个大院里表现的淋漓至尽,古老的华夏真实瑰宝无穷,在国外存在200年物品就算文物了,而我泱泱中华几千年的物品都是层出不穷,常家庄园只不过是古老中国的一点啊!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