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北美三原色 (18) 收门票的教堂
标签:
加拿大魁北克蒙特利尔七色地图中北美三原色旅游 |
分类: 中北美8国游记 |
进教堂要买门票,还真是头一次碰到。
很早就有人告诉我,来蒙特利尔,一定要去这里的教堂看看,尤其是圣母大教堂和圣约瑟大教堂,更是不容错过。
其实,这两天走在蒙特利尔的大街上,大大小小的教堂已经看到不少了,上述的两座教堂究竟有何特别之处,不禁有些好奇。
圣母大教堂(Basilique Notore-Dame)位于市中心,就在唐人街的旁边。出了地铁,左边是仿古的中式商业楼,右边走上一个小坡,就可以到达教堂。
其中规中矩的外观并没有多大的特色,广场上聚集的游客数量,是我在蒙特利尔见到最多的。
买了5加元的门票,刚一进入教堂内部,便不由得啧啧称奇,叹服不已。用“惊艳”来描述此时此刻的感受,再合适不过。
这哪里是一座教堂,简直是一个五彩斑斓的殿堂,浪漫奢华与庄严肃穆的奇妙混搭气氛之中,每一个细节都充满浓浓的艺术气息。
作为北美最为重要的天主教教堂,圣母教堂的装饰效果异常精美,以胡桃木和金叶装饰的墙壁上有着精致的彩色雕刻和绘画,整个教堂内部以深蓝、天蓝、红、银和金的色调作为装饰。
难得的是,虽然有如此众多的颜色堆积,但却没有丝毫的庸俗之感,色彩的处理登峰造极。
周围的人和我一样,也都是一副兴奋的表情,这样的脸孔,聚集在教堂这样肃穆的环境中,多少有些唐突和嘈杂。
如果你是一个信徒,在这里做礼拜的时候,旁边是络绎不绝的游客,此起彼伏的赞美声,甚至还有闪光灯的不断骚扰,你追求平静的心肯定大受影响。
所以,这里宗教的功能在日益减少,更像是一个旅行景点而存在,不知道该为它高兴还是悲哀。
为此,曾经对游人免费开放的圣母院大教堂,如今也每人收取5加元的门票。一方面,是对因为信徒流失而带走的捐助略作填补,更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要控制一下游客数目。
看在这个教堂如此卓尔不群的份儿上,值了门票钱了。
圣母大教堂除了金碧辉煌的大厅以外,在教堂的后面还有还有一个面积不大的小礼拜堂,因为每年会有为数众多的新人在这里举行婚礼,所以也被称为结婚礼堂,蒙特利尔的宝贝,席琳·迪翁的婚礼以及她儿子的洗礼都是在这里举行的。
与圣母大教堂的婉约唯美相比,圣约瑟教堂则是豪迈雄伟,教堂依皇家山而建,完全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特点。
教堂建于1904年,号称是世界上第二大圆顶教堂,其巨形圆顶高达97米,仅次于罗马的圣彼德大教堂。
圣约瑟大教堂是魁北克省三大宗教巡礼地之一,同时也是蒙特利尔最高的建筑物。其高为150米。蒙特利尔政府规定,所有的建筑都不可以高过皇家山顶上的圣约瑟夫大教堂。
圣约瑟大教堂的经典之处在于那一根根拐杖,据说许多年老多病的人本是带着拐杖来这里朝拜,因得到神佑,离开时已经不需要拐杖,于是拐杖就这样被留在这里。
一个城市有几个非凡的教堂,对整个城市的形象提升会贡献很多的分数,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而蒙特利尔实在是一个经典的例证。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