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旅游 |
分类: 非洲10国游记 |
“10美元”,在津巴布韦和赞比亚的边境办公室,赞比亚的签证官让我交签证费。
“我只在利文斯通呆一天,还需要办签证吗?”听前人说,持有津巴布韦的签证,是可以到属于赞比亚的边境城市利文斯通呆一天的。
“政策变了”,窗口里的人回答我,顺手接过我的护照。
“你不是日本人?”突然听到这么一个荒唐的提问,我有些莫名其妙。“中国护照我们不给办签证。”
“为什么?”,我有些恼火。
“中国、索马里、巴基斯坦和阿富汗这些国家,都不能办签证,需要特别授权”。这家伙,一连串的国家说得够流利的,听听他的口中,把中国和哪些国家并列在一起了。
火气更大了,要知道,我在下着雨的屋外排了半个小时的队,居然听到这样轻蔑的回答。“这是哪里的规定?”,我提高了声音问他。
“我们一直是这样规定的,”这个赞比亚签证官探了探脖子,示意我身后下一位上前。不再理我了。
于是,在身后一大堆黑人,一小堆白人,还有几个日本人略显惊愕的表情中,我悻悻地退场了。
拿着中国护照自助旅游,经常会碰到这样的待遇——只是没想到,在非洲这样欠发达的地区,我们的护照还是如此不灵。
每当这时,我就禁不住对我们国家的外在形象感到迷惘。在国内,我们每每被连年的积极强势增长,奥运会,中非论坛等所鼓舞,认为我们的国家已经足够强大,可是,在国外却往往给你一种相反的感受。
最起码,在那个赞比亚签证官眼中,中国估计是和索马里、阿富汗差不多。是他们无知,还是我们太主观。也许有种种复杂的原因,可是结果是冷酷的。
也许和他们有关——在西亚,在中东,在东非,都见过他们的身影。英语几乎一句不会,在一个国家呆了很久,却只在一个城市呆着。更有那些躲躲闪闪的人群,在跨国长征的途中,为了遥远的目的地,一路辗转跋涉。
走出了边境办公室,脑子里面胡思乱想了很多,这么放弃实在心有不甘。
朝边境线的那个铁门望去,有几个边防在站岗,但,似乎检查得松松垮垮。怎么办,我停下脚步,内心做着激烈的思想斗争。
索性赌上一把,都到这个份儿上了,应该试试运气。最坏的结果,就是被拦住,或者是从赞比亚返回津巴布韦的过程中,出现些状况。根据以往的经验,在这些国家,也许总有对付的办法。
就这么一路想着,边境的铁门已经在我面前了,多少有些忐忑,我把举着的伞往下压了压,跟着络绎不绝的人群朝铁门走去。
几个边防正在聊天,其中的一个似乎是朝我这边看了一眼,我大步流星,快速走了过去!
哈哈,到赞比亚了,毕竟有些“做贼心虚”,赶快找了一辆出租,向利文斯通驶去,开始了我的赞比亚一日游。
津巴布韦和赞比亚边境的维多利亚瀑布是被英国人利文斯通所发现的(虽然,很多津巴布韦人对此嗤之以鼻),津巴布韦这边的城市,取了个好名字——维多利亚瀑布城,留给赞比亚的,是英国人的名字。
粗看之下,没觉得到了另外一个国家,但马上就看出了不同——在津巴布韦这边,银行门口总是排满了人(取钱的人,银行对取钱数量有严格限制),加油站却是空空荡荡(油的正规供应渠道已经完全崩溃),而在赞比亚这边正好相反,银行门口没什么人,加油站里车在排队。
说起他们的津巴布韦邻居,赞比亚人的优越感写在脸上,我们的货币很稳定,物价也比较稳定,我们国家的铜矿很发达……
之前已做了功课,先去了利文斯通博物馆。
博物馆的脸谱
门口的雕塑
又跑到这个地方逛了逛
停在草坪上的小飞机
在整个非洲,可口可乐都是最流行的舶来品
一个印度教堂
听说城里有个罗马教堂,雨中走了一圈才找到
教堂院落中的装饰,很有特点
这个女人走到我面前,让我给他来一张,然后扬长而去。
大嫂,下雨天的,俺一手撑着伞,一手举着沉重的相机给你拍,容易吗
这是非洲的又一个常见景观,日本二手车
理发店
赞比亚高等法院
擅闯边境的“罪证”,呵呵
玩得挺爽,前面还有一关,我还得顺利回到津巴布韦。
津巴布韦的边境官问我去哪了,我说去桥那边转了转,他检查了我的签证,手一挥让我过关了。
看来,有时候就得来点浑不吝,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