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伊朗旅游黑纱黑衣女子 |
分类: 中东中10国游记 |
伊朗波斯风(序)
“旅游?”签证官抬起了头,似乎有些生气又不可理解。
“是的,旅游”,面对为何来伊朗这个问题,我又肯定地回答了一次。
凌晨3:00,从伊斯坦布尔的航班到达德黑兰。听说伊朗过关的速度比较慢,所以特意赶到了队伍的最前面。海关的官员听说我要办理落地签证,犹豫了一下,然后说,等所有的人过关之后,才能办理落地签。
有些郁闷地坐在一旁,大约45分钟之后,和零零落落的几个人去另外的一个窗口办理签证。
签证官哈欠连天的样子,多少有些无名火:大半夜的,还得工作。
等办完签证,走出机场,已经是德黑兰的黎明了。
伊朗的第一接触多少有些冷漠,恰如这个国家那无处不在的黑袍,透着神秘与拒人之外的感觉。但,这一切仅仅是表象,那层层叠叠包裹着的黑衣女子,却有着独特的亲和力。而且,伊朗,是中东国家中为数不多的准予中国公民落地签证的国家。
此次伊朗之行,总共去了四个城市:德黑兰,伊斯法罕,设拉子和亚兹德。在德黑兰,遇到了学汉语的伊朗女大学生;在伊斯法罕,被几个伊朗女学生邀请合影;在设拉子的可兰经拱门,居然一个当地女子开玩笑地对我说:I love you,把我吓了一大跳。
当然,大多数的伊朗女子,依然是矜持的,封闭的,但那羞涩中善意的一笑,足以温暖你的心。
当你走近她们,你会发现,她们也可以生动,也可以嬉笑怒骂,表情丰富。这世界,人和人之间,能有多么大的差异呢。
伊朗是什么?就是女子那黑色头纱下火热的心。
一般情况下,背面和侧面比较不会打扰别人
伊斯法罕清真寺,等候开门的中年女人
伊斯法罕清真寺内,参观的女学生
世界遗产帕萨尔加德
清风撩动黑色的长袍
在那高高的山坡上
眺望
波斯波利斯遗址
本着基本的礼节,如果是正面近景,我会征得对方同意,当然,很多时候是拒绝
她们主动要求拍照
老师不让拍,她们却主动要求
伊斯法罕,四十柱宫
男人可以穿得如此简单而凉快,女人却身着庞大的等腰三角形
在德黑兰碰到几个学中文的伊朗大学生,手拿着我送的中国结
她们的名字,一开始写成“华”木兰了,我给改的
德黑兰的清真寺,里面有无数的小镜子,叹为观止
伊斯法罕的清晨,两个买早餐的女子,一个坦然,一个羞涩
伊斯法罕大广场的清晨
时髦的球鞋,玩弄的手机
吃瓜子
吃冰激凌
黑影婆娑
大河奔流
伊斯法罕的桥
吓我一跳的可兰经城门女人
三十三孔桥的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