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参观过一些朋友在郊区的大House,驱车若干时间,穿过北京郊区并不甚优美的田园风光之后,目的地到了。这些小区都很漂亮,绿化工作也做得不错,房子也很气派,但小区周围。。。我不多说什么了。
还是喜欢住在闹市区的公寓里,做什么都方便,步行基本上可以解决大部分问题。实在不行还有地铁,这可是北京效率最高的交通方式。但话说回来,现在我对公寓生活的高调追求,主要还是来自仁仁的鞭策与敲打。
仁仁有一个见得人的癖好,那就是对舒适家居生活的不懈追求。为此他真是不知疲倦。而且必需承认,在这方面他有着与生俱来的出众审美能力和想像力。偶的房子就是他给定夺下来的,还记得我们看完房子出来后,我还正犹豫呢,他以一种不容辩驳的权威口气总结到:位置好,户型好,装修好,没有任何理由不买。于是就这么定了,这方面我向来听他的,事实也往往证明:听他的没错。
在我安居乐业一年之后,仁仁也要搬迁了。之前的装修绝对是一个大工程,而且他宣布(在装修方面他有着丰富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对于我的“现代简约型”不会考虑,而将采用欧美乡村风格。这些乱七八糟的词语,他一说就是一大串,典型的装修综合症,而且是重度的。
我从一开始就持怀疑态度,在闹市公寓里建造乡村风格,那不是自相矛盾吗,而且他的户型那么古怪,尤其是客厅,不知那是个几边形的空间。(想想偶的房子方方正正的,还是很有一些优越感的,呵呵)。
在我这边的冷嘲热讽之中,人家已经顺利完工了,中间也有一些磨难,但在强大的精神动力之下,一切的一切,都不再是问题了。
参观他的公寓房间,真得有那么一点点的惊艳,局部的细节照料得颇为周到,更难得的是整体的协调与统一,美观与功能性的高度融合。“真得不错”,听到这句话,旁边那张脸终于笑开了花。
玄关,藤质的金属感
边柜,质朴的陈旧感
圆桌,实木的厚实感
酒柜,雅致的生活感
壁炉,适当的粗糙感
摇椅,慵懒的阳光感
卧室,温暖的局促感
浴室,黑白的冷酷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