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欧洲45国游记 |
我应该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吧,比如说,自己的肠胃功能实在有限,所以面对那些高难度的食物,往往是浅尝辄止,甚至是知难而退。
可能是从小的饮食习惯吧,我是一个80%的素食主义者――肉可以吃,但一个月不吃一次荤,我也不会有什么念想。而且,我不能吃羊肉,一口都不能吃。经常有人用怀疑的眼光审视我,因为在北京,好吃羊肉这口的人实在是优势人群。从涮羊肉到羊肉串,都拥有大批的忠实拥趸。而常常因为我的存在,大家都吃得不痛快。
比如吃火锅吧,一般人都会点羊肉的,事实上,这是很多人吃火锅的最大乐趣所在。每当此时,一些善良的人会想起我不能吃这口,又看到我黯然的神情,只得用干巴巴的声音说,那就上两盘肥牛吧。结果一桌子人都没吃舒服。所以,现在别人要提议去吃火锅,我一般都会显得比较“矜持”一些。
又想起一件火锅往事,刚工作的一两年,一大帮同事经常出去大吃一顿(那真是快乐的日子,美好的回忆)。我们经常是在北京的寒风中哆嗦着商量去哪儿吃,结果又往往是去吃火锅。我除了不吃羊肉,还有一个与众不同之处,是不太能吃辣的,否则满嘴生疮。七八个人就我不吃辣的,却要点个鸳鸯锅,确实不公平。于是,颇富创造力的子母锅上桌了。在红色沸腾的赤色海洋之中,合围着一小片白色的清汤,我怀着无比自卑的心情,穿越红色蒸腾的气雾,捞起一块清汤煮的白菜或蘑菇,在旁人恨铁不成钢的眼神注视之下,小心翼翼的吞了下去。
有一次出差,对方很体贴,还询问是不是素食主义者。我在那个选择项里划了勾,结果证明世事不能绝对。就餐时我和绝大多数中国同行者被分割开来,却和一堆印度人分在了一桌(印度人大多吃素),那可怕的饶舌英语环绕在耳边也就算了,关键是那边做出的“素食”实在是太可怕了――烤的发焦的土豆和芦笋,干巴巴的面包,冰冷的素菜沙拉。看着人家喝着热汤,还有香喷喷的鸡翅,海鲜,哎呀,后悔大发了。
说得有点远了,旅行的一大乐趣,是吃到当地特色的食物。这次来到慕尼黑,也想关注一下当地人的吃喝问题,顺便自己也尝尝。即使并非饕餮客,口馥之欲也是人之常情,何况,就餐是与当地人沟通的好机会。
各位注意,慕尼黑的食品橱窗现在开展,只要能入口的,我都不会放过。
当地的瓶装水,带气的,味道很怪。
据说是很有名气的烧烤店,架势也很足,提供的葡萄酒还不错,但那些烧烤出来的食物,实在是一般般。
当地名吃--肘子(用纯正北京话发出来更带劲),旁边的不是土豆,而是一种特制的面包。两个字:好吃。
?/P>
啤酒之都,这还不是最大号的啤酒杯。
樱桃,个个那么饱满,10欧元 一公斤,巨甜。

加载中…